玉珥道:“要我说,写字劳神又费心,会读会写就够了,姑娘们都是金尊玉贵的大家贵女,又何必去受那个苦呢?”
“玉珥,是三姐过来了吗?”萧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是的,是三姑娘来了。”玉珥掀帘出去,就见萧源斗篷帽沿上沾了几粒雪珠子,问,“姑娘,外头下雪了?”
“刚下呢。”萧源有些遗憾,她的画还剩一点点没画完了,但下雪了,她不敢在外头多待,怕受了凉。
玉珥忙上前,把萧源身上毛裘脱下,吩咐厨房熬碗姜茶过来,又骂跟在萧源身边的丫鬟,“都是死人嘛?姑娘身上衣服都落了雪珠子,也不知道给姑娘脱下来!明知道外头会下雪,也不知道戴把伞!”
跟在萧源身边的两个丫鬟朝饮、夕餐,是萧源笔墨丫鬟,专门在书房伺候,萧源写字作画的时候,让两人伺候惯了,因刚刚只在自己院子画梅,懒得多带丫鬟,就只带了她们两个,两人也知道自己疏忽了,低着头任玉珥教训。
萧源换了衣服后,就掀帘进去找三姑娘说话了,她房里的丫鬟,都是由奶娘、玉珥、灵偃三人管的,为了建立三人的权威,她很少在三人教训小丫鬟时候cha话,哪怕有时候觉得她们惩罚过了,也是过后私底下提点三人的。
三姑娘坐在暖炕上,见萧源进来了,笑着说:“让我看看你去外头画的画。”
“没什么东西,就是几朵梅花而已。”萧源将手中的手稿递给三姑娘。
三姑娘拉开卷轴一看,上头用铅椠画了几株秀丽的绿萼,枝gān挺拔、花朵秀丽,虽只用了黑白两色,可那梅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五妹,你这画技好独特,真好看。”想起萧源的外家是吴郡顾氏,是大秦着名的书香豪门,历代文人才子辈出,先祖还出了画圣,听说五妹是有其外祖父顾雍顾大人启蒙的,难怪画技如此出色。
“这是我外公教我的。”萧源一笑,“三姐要是喜欢,我也可以跟你说一下怎么画,会了技巧就很简单了。”萧源画的就是素描,这种画技不算稀奇,外公也会,就是他对yīn影的处理没有萧源那么jīng细,铅椠更是绘画必备的工具,但外公也批评过此技过于投巧,让萧源还是要多练毛笔勾线。
每次萧源见外公拿着一只毛笔就可以随心所yù的画出任何自己想画的东西,她就非常羡慕,但轮到自己,她一定要用铅笔打稿,不然就画不出。多少年来的习惯想要扭转过来真得很难,就像她跟外公学了五年诗,依然只会作几首打油诗而已。
三姑娘摇头,“算了,先生布置的勾线作业就够我费心的了。”她顿了顿,红着脸对萧源说,“五妹,明天霍姑娘不是邀我们去看冰嬉吗?你上次给我熏过的帕子的栀子香还有吗?我想明天熏衣用。”
“好,我忘了放在哪里了,等灵偃了回来了,让她给你送去。”那香萧源也不知道放哪里了,收香的灵偃去给她拿新衣服了。
三姑娘一喜,“多谢五妹了。”明天要出门,下午还要同姐妹玩毽球,三姑娘急着回去准备,见萧源这边也是一团乱,得了熏香也不便多留,就先告辞了。
三姑娘没走多久,灵偃就拿了萧源的新衣过来,“姑娘,新衣服兰藉做好了。”说着灵偃就抖开新衣服,让萧源穿上,如果不合身,还有半天可以修改呢。
新衣服是一件水红色的及地长裙,外面套了一件同色系镶有淡粉色滚边的小短襦,腰间缀了一个用淡粉色绸布做的花结,长裙下摆绣了许多jīng巧的粉色小碎花。整套衣服做功不是太繁琐,但细节处理的非常jīng致细到,穿上后显得萧源越发的粉妆玉琢,如琉璃娃娃般jīng致。
萧源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很满意说:“兰藉手艺越来越好了。”这种公主系的衣服,也就这一两年能穿了,等满了十三岁,就不好穿了。这襦裙原来是江南新近流行的新款,大哥这些让人回江南抓螃蟹的时候,顺便带了几套回来。原本那衣服是雅致的白衣素裙,仅在袖口和裙摆处点缀了一些绣纹,漂亮是漂亮,但她这年纪还穿不出这种安静雅致的感觉,就让绣娘照着衣服的款式,选了布料另作。
“姑娘,明天去冰嬉的时候,就穿这件新衣服吗?”灵偃问。
“对。还有你先去把栀子香给三姑娘送去,她一会要熏衣用呢。”萧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