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略_作者:月色阑珊(138)

2017-04-20 月色阑珊

  皇上脸带笑意,很恭顺的问道:“不知太后以后哪家闺秀合适?”

  太后便笑着说道:“威国公家的静儿就很好,身份门第根基都比那韩家小姐合适,皇上,你到底年轻,这事办得太仓促了。赶紧再颂一道诏书,将静儿赐与庆亲王世子为妃吧,最多让她们两个都做正妃。”

  皇上心中冷笑,面上的神qíng却越加恭顺,只说道:“太后可还记得先前庆亲王世子死活不肯成亲?”

  太后点点头道:“嗯,这事哀家记得,也是先皇和你太惯着庆亲王世子了,哪能如此由着他的xing子,真真是胡来。”

  皇上只做无奈的说道:“太后想必知道,当日庆亲王世子当着千先皇抵死不肯娶妻,他自小跟在先皇身边,先皇极宠爱他,自是舍不得他受委屈,便应了他。如今他瞧中了韩家的小姐,我这做堂兄的只有成全,断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太后您说是不是?”

  太后点了点头,毕竟先皇在时赵天朗是何等得宠,她也是看在眼里的,现在的皇上对赵天朗有什么样的感qíng,她心里也明白,于是便说道:“哀家又没有说不让他娶韩家小姐,只不过让他再娶一房妻子,这是锦上添花之事,有什么不好的?”

  皇上微笑说道:“太后说的是,只不过……”

  太后沉了脸,不高兴的说道:“只不过什么?”

  “威国公与朕乃是平辈之人,他的女儿是朕的晚辈,天朗是朕的堂弟,太后,这辈份……”皇上有些为难道的说道。

  太后亦皱了眉头,她没想到皇上竟在这里等着她,让她真不好再qiáng行要求皇上下旨赐婚。可是就么这放弃太后也不甘心,只皱眉说道:“这有什么,只是些许辈份,又无甚血亲,就不要太拘泥了吧。”

  皇上为难的说道:“太后所言固然有理,可是朕心里原想着将静儿许给允杰的,他们两个同辈,身份也相当,本想着过阵子就赐婚的,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太后沉吟了一会儿才点头说道:“倒也合适。允杰的媳妇走了一年多,也该给他安排亲事了。就这样吧,哀家累了,皇上回吧。”皇上行礼告退,不疾不徐的走出了太后的视线。太后一直看着皇上的背影,眼神晦暗不明,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意思。不过她没有关注皇上太久,很快就将心思放到了她最钟爱的孙子赵允杰的身上。

  赵允杰,今年二十岁,已故太子的嫡长子,深得当时的郭皇后,现在的郭太后的喜爱,一度,郭皇后和赵允杰都以为先皇会立他为皇太孙,继承大统。谁想到先皇贺崩,留下一道由六皇子赵天钥继位的遗诏。

  赵允杰向来以皇太孙自居,听到了这样的遗诏,自是大失所望,不过赵允杰是个有城府的人,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满,还带头磕拜新皇。新皇赵天钥也很大方,甫一继位便将赵允杰封为宁亲王,还赐了新居。赵允杰原本有正妃,可是在赵允杰被封为宁亲王不久,宁亲王妃就得了重病,很快就病死了,到现在也有一年多时间了,按说也是时候为赵允杰重新立一位王妃,也免得偌大宁亲王府没有主持中馈之人。

  太后思来想去,心里总是气闷,她的本意是将威国公的女儿郭宜静嫁入庆亲王府,好拉拢庆亲王府,再为赵允杰娶一位在军中有影响之人家的小姐,也好壮大自己这一方的实力,才能更好的掌控新君,掌控大秦,甚至于。…‘…赵允杰本就是她最钟爱的孙子,不必拉拢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而威国公府是她的娘家,自然更是太后一党,如果让赵允杰娶了郭宜静为妃,岂不是làng费了两个大好的拉拢帮手的机会。可是太后又说不出反对话,毕竟郭宜静与赵允杰辈份相当,她一过门就是亲王妃而不是世子妃,品级都高一等的,若是太后反对,实在是太没有理由了。

  就在太后生闷气的时候,威国公夫人也在家里发怒,只冲着威国公囔道:“老爷,明明我们先瞧上庆亲王世子,请太后为静儿赐婚的,这算什么,那韩家大小姐可是我们诚儿看中的人,怎么可以这样!”

  威国公铁青着脸怒道:“无知妇人,你懂什么。皇上怎么可能让静儿嫁进庆亲王府,你是傻了不成,皇上心里有多忌讳咱们家,你竟都忘记了不成,姑母虽然是太后,可掌权的是皇上,你记住,他才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