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夫人双眉皱起,却微微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那下人呢?青瑶的屋子里只有一老一少服侍着,这太不象话了。”
陈氏赶紧又说道:“娘可还记得咱们家chūn上放了一批丫头配小子?”
韩老夫人点点头,这事儿她有印象,当时从颐年居出也放出两个,韩老夫人还一人赏了一套头面首饰和四套衣裳,两个丫头成亲之后来上来磕头请安的,现在都有了身子,明年就要生了。
见韩老夫人点头,陈氏赶紧说道:“青瑶屋子里有丫头都到了年纪,正好今年到年纪的小子也多,便都配了人。一时还没有选着可青瑶心意的,所以她的院子里才只剩下一个嬷嬷和一个年纪小的丫头,媳妇正想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再给青瑶挑几个好的送去。”
韩老夫人知道陈氏最近在忙什么事qíng,她也是来回过话的。陈氏最近忙着给女儿青环议亲事。她想要和当朝太后的娘家威国公郭家结亲,相中的是威国公的嫡次子郭诚。郭家权倾朝野,若是能和郭家结亲,那将会对韩家大爷韩远城的任途大有助益。
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家二孙小姐韩青环跟着陈氏做客,曾在无意中见过威国公的二公子郭诚,青环自此对郭诚存了一段心事,大有非卿不嫁的意思,而陈氏瞧着女儿不对劲,便千方百计的旁敲侧击,探出了女儿的心思,她素来心疼女儿,又想着两家门户相当,若是结了亲,两亲家相互帮衬着岂不是一桩美事,因此陈氏便想极力促成此事。这阵子,她忙的就是这个。
见韩老夫人的脸色越来越和缓了,陈氏方才有些委屈的说道:“娘,如今青瑶病着,在您的房里养着,媳妇心里极不安的,一来若是过了病气给您,那岂不是作媳妇的天大的罪过,二来,爷没在家里,媳妇没有照顾好青瑶,还要劳动娘费心,这话传扬出去,媳妇再是没脸见人了。”
韩老夫人听了这话,不由轻轻点了点头,在她看来,陈氏的话,是句句在理。
第十二章陈氏自辩(下)
陈氏见韩老夫人的脸色越发缓和了,这胆子便也大了起来,只说道:“娘,您看媳妇把青瑶带回去用心调养可好?老爷也没在家里,媳妇让青环到西厢房去住,让青瑶住到青环住的东里间的暖阁子里,调汤弄水的还方便些,这也是媳妇将功补过的一点心意。娘您就成全了媳妇吧。”
韩老夫人几乎要被陈氏说动了,却听到里间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这声音正是韩青瑶发出来的,韩老夫人心神一凝,立刻想起韩老将军的吩咐,一定要她亲自照顾青瑶,不可假手于任何人。
韩老夫人眉峰微敛的说道:“你的心意娘自是明白的,不过,老太爷已经发了话,便要接回去,也得过上几日,等青瑶身子好些了方可。”
陈氏无可奈何的应了一声,心里飞快的盘算起来,要如何行事才能让自己驱利避害。青瑶的馨院已经被老太爷派人看起来了,在这当口儿想对馨院做些什么可也不容易,不过刚才自己已经推gān净了,只要青瑶这丫头不告刁状,这事儿还有回圜的余地,可是那个丫头到底会不会告状,陈氏心里真的没有底,依着先前的稿子,陈氏是不担心的,可是从今儿早起请安这事看来,只怕这丫头心里世藏着jian,倒是不能小看了她。
陈氏正想着,李氏带着丫头婆子一大帮的,款款来到颐年居,早有小丫环回禀进来,韩老夫人笑道:“快叫她进来吧,一天见有成百件事qíng要做,老二媳妇忙的脚不离地的,也怪可怜儿见的。”
陈氏一听这话,心里便象是浸了一缸子的老陈醋,酸也酸死她了。不过面上还不能表露出来,只笑着应和道:“可不是呢,弟妹辛苦极了,别说是娘,就是媳妇也是极心疼的,偏媳妇笨拙,也帮不了弟妹。”
“哎呀,可不敢劳动大嫂,这不弟媳刚听下人来回,才知道青瑶病了,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大嫂本来事儿就多,如今又添了青瑶这档子事,才是真正的难为呢。”李氏口齿伶俐,脸上带着亲热的笑意,嘴上却是一点儿也不让的。
韩老夫人淡笑道:“你听说了?咦,那是做什么?”老夫人瞧着李氏的丫环拿着个盒子捧着些被褥帐幔之物,便笑着问道。
李氏笑着说道:“娘,媳妇听说爹把照顾青瑶的事qíng派给您了,媳妇这心里便有些不安,这都是媳妇管家无力才让青瑶生了病,媳妇这是向您和青瑶赔罪来了,刚巧媳妇的铺子里才进了些极上好的阿胶,媳妇便命他们捡上好的送进来,这阿胶最补气血,刚好给娘和青瑶补补身子,以赎媳妇照顾失当的过错。再者,娘这里的东西都素雅,没有青瑶合用的铺盖,媳妇便自做主张从库里拿了一套chuáng褥帐幔送过来,也好让青瑶住的舒服些,这人舒服的,病就好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