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年居内,韩老夫人和青瑶听了沈嬷嬷的回禀,韩老夫人气的够呛,可是青瑶却丝毫不生气,只笑盈盈的说道:“嬷嬷受委屈了。”
沈嬷嬷连道“奴婢不委屈。”看着青瑶有这样的反应,阅人无数的沈嬷嬷更加确定让她的孙女儿小满跟着大小姐,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决定,跟着这样的主子,小满岂会没有出头之日。
“瑶瑶,你不生气?”韩老夫人有些惊奇的问道。
青瑶笑着给韩老夫人顺气,略带几分淘气的说道:“奶奶,又不是青瑶被气的直跳脚,青瑶为什么要生气呢?”韩老夫人想了一回,也笑了起来,只说道:“瑶瑶说的有道理,咱们不必为了那样的人坏了自己的心qíng。”
正说着,门上来报,说是庆亲王妃打发人给大小姐送东西来了,青瑶微笑了起来,韩老夫人亦笑道:“叫她进来吧。”
一个衣着得体,头上簪了几枚玳瑁簪子珠花的嬷嬷被引了进来,她先跪下见了礼,然后将两瓶上用柚子蜜高高捧起,带笑说道:“王妃娘娘说秋日时气gān燥,特意送些上用柚子蜜给老夫人和大小姐润润嗓子。”
这嬷嬷说话有趣,韩老夫人和青瑶都笑了起来,韩老夫人命沈嬷嬷将这位嬷嬷扶起来,两个嬷嬷不着痕迹的互相打量一回,各有深意的笑了。韩老夫人赐了座,和这位嬷嬷说了一会子话,又将青瑶做好的点心装了一匣子让她带回王府,青瑶笑道:“请钱嬷嬷回禀王妃娘娘,这些点心皆是用素油所制,娘娘尽可以用的。”
钱嬷嬷忙屈膝称是,她是王妃跟前第一等有脸面的嬷嬷,当然知道王妃和世子爷有多看重这位未来的世子妃,她岂敢托大。
钱嬷嬷回到王府,将点心匣子送王妃面前,再把青瑶的话转述一回,王妃命人打开匣子,脸上的笑意便深了几分,看来青瑶已经完全明白了她送柚子蜜的意思,给她送回了如意糕!
第八十六章
柳侧妃是个说话很算数的人,说要告状便在庆亲王爷回府之时迎上前,抹着眼泪告了一状,庆亲王爷听罢,双眉紧紧锁起,好一会儿没说话,脸色也很yīn沉。柳侧妃自以为得计,心中暗喜不已。不料庆亲王却沉着脸说道:“这事是你欠考虑,天朗正病着,你不去看便也罢了,怎么还能请人吃酒做乐,请的还是天朗没过门的媳妇?”
柳侧妃睁圆了眼珠子看着庆亲王,仿佛不认识他一般。她几乎认为庆亲王是被人调了包,要不绝对不会对她说出这种话。柳侧妃自然不会知道,庆亲王刚从皇上那里回来,皇上给他看了几份御史上的折子,又有御史参他宠妾灭妻治家无方,皇上很是为难的对庆亲王说道:“王叔,按理您的家事朕不该过问,可是天家无小事,总是让御史这么参您,朕也很为难的,似这样的折子朕已经留中不发了,可御史台三天两头的上,现在还联名上折,王叔让朕怎么处理?”
大秦的传统是言官不获罪,别管御史台的那帮人参了些什么,只要他们参奏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的,皇上就不能降罪,以免造成人心自危堵塞言路,而如今朝庭表面上看过去是风平làng静没有什么事,所以御史们为了向皇上表示他们不是闲着没用的闲人,便三五不时的将庆亲王宠妾灭妻之事揪出来参上一回。皇上被他们闹得哭笑不得,参的多了,他便将庆亲王叫到御书房,劝上一回,虽然庆亲王从来也没听进去。可是这一回,是御史台所有御史们联名上的参奏折子,皇上再要留中不发,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庆亲王自然是黑沉了脸,闷闷的粗声说道:“臣家中之事与御史何gān,难道他们家里便没有妾室?”
皇上抚额,无奈的说道:“王叔,谁家都有妾室,朕的后宫还有数名妃嫔呢,可也没让这些个妾室欺到正室头上,那些妃嫔谁见了皇后,不得毕恭毕敬的行跪拜大礼,断没有让正室偏居一隅,却让侧室当家的道理。”
庆亲王被皇上说的有些下不来台,皇上也知道庆亲王色色都好,独独在柳侧妃的问题上,就象被人灌了迷魂汤一般,凭谁说都没有用,当初先皇尚在,庆亲王都敢为了柳侧妃直着脖子和先皇硬碰硬,气得先皇大半年不肯见他,先皇可还是他的亲哥哥呢,如今他这个做侄子的,也不好说的太过,免得把庆亲王说急了,他就囔着要请旨自贬为庶民,带着柳侧妃远离京城,做一对平民夫妻。庆亲王虽然在妾室问题上糊涂,可是在国家大事上却很jīng明,皇上现在还是要倚重他的。因此除了适度的打压庆亲王抬举柳侧妃的行为,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