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被赵天朗臊的无地自容,真恨不得地上有个fèng儿能让自己钻进去。原来三四年前,有一回赵天朗逛到御膳房里,看到一个小宫女正被御膳房的嬷嬷打得死去活来,手里还死死的抓着一块桂花糕。赵天朗一问,原来这小宫女才进宫不久,因平日吃不饱肚子,便跑到御膳房偷东西吃,可巧被嬷嬷们逮到了,便被没头没脸的往死里打。
赵天朗见小宫女哭的好生可怜,便命嬷嬷放了这个小宫女,还给了她好些药,算是救了翠衣一命。赵天朗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可是翠衣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每每想着报答赵天朗的救命之恩,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所以翠衣一直都非常留意一切有关赵天朗的消息。
听说赵天朗定了亲,定的是韩家的大小姐,翠衣很是为赵天朗高兴,说起来翠衣和韩家还有些远亲,韩老将军的威名翠衣打小儿便听说过,这里面的门道别的小宫女不清楚,翠衣可是门清的很。所以在她听了太后要把郭宜静指给韩青云的时候,翠衣便在第一时间想通知赵天朗,让他早做准备。
赵天朗听罢翠衣的话,脸上的笑容便凝住了,郭宜静是什么样的人他岂会不知道,别说是韩青云,他的大舅子,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娶了郭宜静也是人生的一大灾难。他绝不能让韩青云沦落到郭宜静的手里,过上生不如死的日子。
赵天朗只丢给皇后一句:“皇嫂,您帮我照看这个小宫女,我要出宫。”便撒腿跑了出去。
皇后知道素知赵天朗的xing子,便对翠衣笑道:“你快起来吧,刚才来的时候可曾让人瞧见?”
翠衣很机灵,她忙摇头道:“回皇后娘娘,奴婢原是到浣衣局送脏衣服的,绕了点子路。”
皇后点头微笑,她正愁没法子在慈宁宫里布眼线,这眼线可就送上门了。命安嬷嬷重赏了翠衣,皇后笑道:“难为你有一片知恩图报之心,真是个好孩子,好好当差,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前程。”
翠衣忙磕头道:“谢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挥挥手,让安嬷嬷将翠衣送了出去。安嬷嬷一路送翠衣出坤宁宫,便将翠衣的底摸了个清清楚楚,听说翠衣还是韩老将军的远亲,安嬷嬷笑了。
赵天朗急急出了宫,飞奔韩府,见到韩老将军便急切的说道:“爷爷,立刻给青云兄定亲吧!”
韩老将军大大吃了一惊,愕然问道:“天朗,你在说什么?”
赵天朗忙说道:“威国公府看上了青云兄,要将郭宜静嫁给他,诚已经回禀了太后,明天就要下旨赐婚了。爷爷,那郭宜静万万不能娶啊,娶了她,您家里可就永无宁日了。”
韩老将军闻言也变了脸色,若说满京贵族,他最不愿意结亲家的就是威国公府,韩青环之事是他没有办法,只能咬牙认了,这回威国公府打青瑶的主意不成,又转而打青云的主意,韩老将军气的虎目圆睁怒发冲冠,怒吼道:“做梦!”
赵天朗急道:“爷爷,您先别发脾气,明天太后就在降旨了,我们得抢在太后前面给青云兄定下婚事才行。”
韩老将军在发怒过后,迅速冷静了下来,他问赵天朗道:“天朗,这消息可靠?”
赵天朗道:“绝对可靠。”
韩老将军说道:“行,天朗你先回去,青云的婚事会在明天之前定下来。郭家之女,休想进我韩家的门。”
赵天朗占头道:“好,我现在就进宫,爷爷您定了人选,我去求皇上赐婚。”
韩老将军听了却摇头道:“不可,韩家若再有一回赐婚之事,便真站到了风口làng尖上,这于你于青云都不好,何况……天朗,你先回去吧,爷爷有办法的。”
赵天朗非常不放心的到宫里去了,韩老将军说的他何尝不知道,可是他现在想不出有什么法子能阻拦太后,不让她给韩青云和郭宜静赐婚。
赵天朗走后,从将军府里出来两拔人,一拔由管家韩安带着,去了华府请老华太医,另一拔则去了翰林院,青云一见家里来人,而且神色慌张,便惊了心,急急问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来人慌张的说道:“大爷您快回府吧,老太爷正做画,忽然就晕倒了,老夫人派大管家去请华老太医,命奴才请大爷回府。”
韩青云一听可吓坏了,慌忙去向掌院请假,掌院听罢之后,立即给了韩青云三天假期,若然不够用,只打发人到翰林院说一声,再续假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