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将军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韩远城立刻说道:“儿子明白了,请父亲放心,儿子绝不会再犯糊涂。”
大秦立国以来,以孝治天下,当今皇上原本不是储君,太子在生之时,他也没种心思。太子过世之后,诸皇子才暗中争大位,六皇子是胜利者,在庆亲王,晋王,永定侯府等府的暗中相助之上,他才能登上皇位,成为一国之君,可是郭贵妃,后来又被晋为皇后她支持的却是太子的嫡长子赵允杰,所以皇上心里对皇太后便存了芥蒂。
正因为有芥蒂,所以皇上对郭太后表面上特别的恭敬孝顺,让不知真相的世人都以为皇上是大孝子,甚至连许多大臣都被蒙蔽了,以为郭太后的话在皇上跟前极有份量,认为巴结太后是条终南捷径,这里头,自然包括想在皇上和太后跟前都能有份量的韩远城。
然后真正知道内qíng的人,比如庆亲王和他的儿子赵天赐赵天朗,还有晋王赵天翼夫妻,永定侯傅城垣,包括永定侯府的老太夫人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皇上心里巴不得太后这块绊脚石早日被砸碎。可这种心思,皇上是万万不会流露出来的,况且他也有心用这一手来考验他手底下的文武大臣,huáng砂淘尽才能始见金。
韩老将军虽然不问朝庭之事,可是老将军的政治敏锐xing极高,而且后来青瑶与赵天朗定婚之后,赵天朗也隐约提到过这件事,所以韩老将军一发现韩远城的苗头不对,便开始敲打他了。
韩远城没jīng打采的出了画室,从心里头往外透着寒气,他一直以皇上的心腹自居,可是却没想到连皇上最基本的心思他都没有猜透。韩远城赶紧回想自己这四年在任上的所做所为,他细细梳理了一遍,心里才略略安定些。除了因为和威国公府成为亲家,他才和威国府有了联系之外,再没有其他暗中来往之事,相信皇上是能查明白的。以后他更远着威国公府也就是了。
就在这种心qíng下,韩远城发嫁了韩青环,身着大红锦缎喜服的韩青环面无表qíng的给韩老将军韩老夫人等磕头辞行,韩老将军训诫了几句,便让韩青环回主房待嫁。
吉时将至,威国公府迎亲的队伍才到,一看到前来迎亲的人,伏威将军府上下都冷了脸。郭诚依然没有出现,来迎亲的竟然还是郭信。
韩安忙将这种qíng况报到颐年堂,韩老将军怒道:“送聘礼不来,又不亲迎,威国公府不愿结这门亲事,我伏威将军府还上赶着求他们不成,将威国公府之人撵出去,青环不嫁了。”
韩安奉命出门,郭信一听说韩老将军发怒,不发嫁新娘子,忙压低声音说道:“韩总管,让本世子带弟迎娶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快去回禀老将军。
韩安心中有气,便假装耳朵不好使,故意大声说道:“什么?世子爷您说什么,太后娘娘让您来迎娶我们家二小姐?”
郭信脸上的笑意有些发冷,沉声道:“韩总管,这亲事是太后娘娘赐下的,难道贵府要抗旨不遵?”
韩安是跟着韩老将军出过兵的,他岂会怕郭信这个怕连京城都没出过的小子,只沉声道:“太后娘娘赐婚,是给府上二公子和我们府里的二小姐,今日成礼,二公子不亲迎新娘,这却是什么道理?”
郭信心里有些急躁,他万没有想到伏威将军府的管家会如此的难缠,一般人听到是太皇旨意,便早就退开了。郭信忙向他的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飞奔回威国公府。不一会儿,一个太监便打马赶来。
这太监正是太后宫中的副总管太监都公公,他来到门前叫道:“太后口喻……”
伏威将军府的人只好将这太监迎进门去,可是还没有让郭信进门,都公公也没敢在韩老将军面前托大,只是躬身说道:“老将军,郭二公子不慎染了风寒,故而才让世子爷代他迎亲,太后说等二公子好了,必让他来给老将军磕头陪罪,您看这吉时已经到,就快些请二小姐上轿吧。”
韩老将军重重怒哼一声,咬牙道:“让青环上轿。”说完便袖子一甩离席而去,再不给都公公一点面子。
都公公因着自己假传太后旨意,心里也发虚,便没敢计较,只向韩家众人拱拱手,便赶紧走了。这是头一回,都公公到了大臣家里,没拿赏钱便走人的。
韩安开了门禁,让郭信进门,丫环扶着蒙了大红鸳鸯戏水盖头的韩青环走了出来。行至大门口,韩青云虽然心中不高兴,可还是上前将韩青环背起来,送她上了花轿。也算在威国公府众人面前全了韩青环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