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飞快的说道:“除了世子爷和老六爷爷,还有一个妇人带着个小男孩儿,说是要给您磕头。”
青瑶皱眉不解的问道:“妇人和小男孩儿?她们是谁啊,为什么要给我磕头,难道是……不可能吧!”
小满鬼灵jīng的笑道:“那小男孩儿是老六爷爷的gān孙子,妇人是小男孩的娘,听说她们夫家姓huáng。”
青瑶约莫想起来当初她的爷爷曾相助于京城敬义堂的huáng大夫,莫非她们是huáng大夫的家眷“小满,既有小孩子,你也不早说一声,总要给些见面礼的。”小满嘻嘻笑道:“世子妃娘娘放心啦,小满刚才见着桃枝姐姐,已经说给桃枝姐姐请她备下,不一会儿就送过来的。”青瑶笑着一点小满的额头道:“就你这丫头会抖机灵!”
说笑之间主仆二人便进了厅堂,青瑶飞快的掸眼一看,见赵天朗坐在正位,老六坐在下首他自己的轮椅上,一个莫约三十多岁的妇人在老六身后站着,在老六的轮椅右手边站着一个敦实的小男孩儿,瞧着也就四五岁的样子,这小男孩儿生得虎头虎脑,瞧着挺jīng神的。
青瑶远远的仔细打量老六,只见老六头发越见白了,根根银丝梳的齐整,用玄色葛巾束起,气色很不错,皮肤没有从前在京城之时那般粗黑,卖皮色里透着红,看来这江南的水土的确是养人。老注身上穿七八成新的
石青缎子夹袍,脚上的玄色布鞋也是新的。
再看那领着小男孩的的妇人,头上挽了个油黑的纂儿钻,cha了两三只玳瑁长簪并一朵绛色绢花,耳边垂了一副玳瑁耳坠,身上穿了件湘色江绸对襟褙子,配着松花色宽边裥裙,宽边上绣着小碎花,透着几分秀雅之意,衣服不是很新,但是特别gān净整洁,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舒服。
青瑶边打量着边走进屋子,赵天朗已往迎了下来,那妇人和小男孩也推着轮椅迎上前来,青瑶向老六欠身笑道:“老六爷爷,您瞧着气色不错,到了江南,这腿病没再犯吧?”老六剩下的一条腿因从前受了寒,天气一冷便很是煎熬,是以青瑶才有此一问。
老六在轮椅上躬身道:“大小姐折煞老奴,托大小姐的福,老奴一切都好,听说大姑爷大小姐来了江南,老奴说什么也得来给大姑爷大小姐请安。小宝娘,小宝,快给大小姐磕头。”
中年妇人拉着小男孩来到青瑶面前便跪下磕头,口称“小妇人huáng姚氏(小子huáng小宝)给世子妃娘娘磕头。”
青瑶笑道:“快请起来吧,老六爷爷,她们如何称呼?”
老六笑道:“她们是老奴的gān儿媳妇和gān孙子,老奴到了江南之后认了义子,如今老奴再不是个孤身一人了。”
青瑶笑道:“那真是要恭喜老六爷爷,老六爷爷,我来江南之前,爷爷和二叔特别叮嘱我要探望您老人家,你在江南一切都还习惯么?”
说话间青瑶和赵天朗走到主位坐下,小宝娘huáng姚氏带着小宝将老六的轮椅推回去,便站在老六身后侍候着,看上去很是懂规矩。
“老六爷爷,你是住在府衙里的么?”青瑶笑着问道。
老六赶紧回道:“回大小姐的话,老奴并没有跟着大老爷住,老奴和huáng大夫一家住在外头,离府衙也不远,出了大门住西拐,过两个路口有一家敬义堂,老奴就住在敬义堂后头的宅子里。大老爷原要给老奴置间房子,可老奴孤身一人也用不着住那么大的宅院,就辞谢了大老爷的美意,只和huáng大夫一家同住着,早先老奴也在huáng大夫家住过的,人都熟,也热闹些。”
青瑶笑着哦了一声,见素日里跟着桃枝的小丫头环红豆捧着雕漆剔红托盘进来,那小丫环行至青瑶跟前蹲身行礼,青瑶扫过一眼,见托盘放着一只金项圈和一匹尺头,青瑶点点头,命红豆将表礼送到huáng姚氏的面前,青瑶看着huáng姚氏和huáng小宝笑道:“些许小东西,留着给孩子玩吧。”
huáng姚氏向青瑶屈膝道谢,落落大方的接了东西,又命huáng小宝给青瑶磕头谢过,青瑶笑着命红豆将huáng小宝拉过来,又说了一会儿话,见老六在江南过的不错,青瑶便也不必再担心什么,只和赵天朗答应了老六的邀请,说一定会去huáng府做客。又留老六huáng姚氏还有huáng小宝用了客饭,方才让他回去了。
老六走后,青瑶要回后堂,赵天朗笑道:“瑶瑶我陪你一起回去。”青瑶笑问道:“你这会儿忙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