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姑娘,前面被一群人挡住了路,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孙婆子说完,就急匆匆地过去看qíng况了。
没一会儿,那婆子就返了回来,说道:“启禀夫人,前面有一个弃婴,很多人都围着看呢。”
禀报完之后,那婆子就颇有些气愤地说道:“造孽哟,也不知这么孩子的父母怎么就那么狠心,竟然放到了路中间儿,若是被人踩上几脚,或者被车碾轧了,这孩子岂有命在?”
“弃婴?”苏婉听到这里,不由蹙眉问道:“弃婴这种事很多吗?”
其实心里已经有数,在她那个年代都有不少弃婴,何况于这个时代?
果然,菡萏说道:“现在是丰年还好些,若是到了灾年,被遗弃的婴儿那才多呢,甚至很多地方,一直都有溺婴的习惯,尤其是是女婴,奴婢的家乡,就有些人家一见生下来的是女孩,就立即溺死的!”
说道这里,菡萏神色有些暗淡,因为她自己就亲眼见过,也亲身经历过,她的小妹刚出生时,就差点被溺死。
苏婉闻言,若有所思,她这才想起来,本朝似乎并没有针对弃婴出台什么政策。
她曾经在书中看到过,两宋时就设立了慈幼局,婴儿局等,不但收养收养遗弃的新生儿,并置rǔ母喂养,无子女者可来领养,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宋朝皇帝则会令他们互相婚配,并由官方出钱资助新郎新娘等等,在收养弃婴方面简直做到了极致。
但是从元朝直至本朝二百多年的时间,育婴这一方面似乎一直停顿,好似被遗忘了一般,苏婉觉得自己或许可以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想到这里,苏婉豁然开啷个,觉得自己突然找到了方向,又问菡萏道:“那这些弃婴一般都会怎么办?”
菡萏说道:“有的会送到附近的寺庙里,有的被人收养,但是……”
菡萏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苏婉也明白她的未尽之意,那些弃婴活下来的怕是不多。
“先把马车停到一边,我下去看看。”
“夫人,这可使不得。”菡萏急忙阻止道,“这里有那么多人,万一被人冲撞了可怎么办?”
苏婉道:“无妨,我会小心的,不是还有你们吗?”
菡萏无奈,只能给苏婉拿了一件大红羽缎面灰鼠里子的斗篷,还连着雪帽,服侍她穿上,连雪帽也戴上了。
前两天刚刚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虽然不大,但是,天气却是越来越冷了,而且,这大大的雪帽正好遮挡一下容貌。
等一切准备妥当,她这才扶着苏婉下了马车,护卫自动上前分开人群。
这里围观的人虽然多,却都是在一旁看热闹而已,苏婉刚靠近一些,就听到有人诧异地喊道:“奇怪,这婴儿怎么也不哭?”
其他人这才仿佛刚刚发现一般,露出惊奇之色。
可不是吗?
这孩子可是一直都醒着,按说到了陌生的地方,感受到陌生的气息,肯定会感到不安,继而大哭,可没想到,这小婴儿却只是微微闭着眼睛,不哭不闹,只微微咂巴着小嘴。
难道这孩子是个哑巴,所以才被遗弃了?
有好奇的汉子上前,捏了小婴儿一把,结果,众人就听到那婴儿猫儿似的哼哼了两声。
原来并不是个哑巴。
那穿着灰色裋褐的汉子有些怜悯地说道:“我看着孩子八成是饿得哭不动了,这孩子的爹娘可真是够狠心的,丢尽之前,也不知道先喂饱他,这还是个男娃呢!”
其他人也都纷纷感叹,不痛不痒地说两句可怜的话,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要收养如何。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也都不富裕,自己的孩子还养不过来呢,哪里替别人养孩子的道理?
别说是穷人,就算是比较富裕的也不会轻易收养一个孩子,不说收养之后的责任问题,长大了说不定还会分家产。而且,这孩子的父母说不定就在附近,等他们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万一他们来要人怎么办?
苏婉见这孩子十分瘦弱,似乎是先天不足,看起来似乎还不到两个月大,裹着一身补着补丁的旧衣服,连个襁褓都没有,一张小脸已经冻得发青了,心里也不由一紧,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那汉子也发现了这种qíng况,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身体这么弱,怕是连寺庙的和尚都不收,就算是收下了,这么病歪歪的,怕是也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