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谋_作者:总小悟(1141)

2017-04-21 总小悟

众人闻言,发出一阵感叹的声音。

大燕朝有规定,无论是大臣还是皇亲贵族成亲,聘礼和嫁妆都不能超过一百二十八抬。

如今,沈家敢送一百五十抬聘礼迎娶晏家小姐,显然也是当今圣上的恩赐,堪比太子妃。

“我家有个外甥在程家军的军营中做事。时常听他说起。沈家世子是一个像天上神仙似的人。我也只是听他经常念叨,却也没见过。这不,我特意从外地赶来。就是为了看看今日热闹的场面!”

“是吗?我倒是听闻晏家小姐长的很好,比昔日的大虞氏还美上三分呢!”

“啊,来了……瞧……”

人群离的议论声瞬间小了起来,远远的便看见不远处一阵不小的骚动。晏家大门外出现了晏季常的影子。

他们顺着晏季常的目光望去……

只见,一行车马从官道上走过来。迎亲的人员众多,最夺目的依旧是骑着枣红色的大马的少年,他身形挺拔如松,面若冠玉。

若是会认马的人。此时早已认出这匹马是何等名贵的汗血宝马,然而却没有人注意到这点,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新郎官的面孔和姿态吸引了过去。

所谓。从容不迫,高贵优雅。约摸就是形容这样的人。

人群里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句,“别挤,我的鞋,我的鞋啊……”

然后瞬间又被埋没了下去。

晏家府外,晏季常带着晏家的亲戚们迎了出来。

晏季常抬头只见远处穿着大红色喜服的少年,迅速的翻下马背,朝着他缓缓地走了过来,此时微风卷起他的衣袂,姿意潇洒。

围观的民众里也有不少权贵,他们早已见过无数次的大场面,却依旧被这样的场景吸引,一个个都看的目不转睛。

沈砚山大步的走到晏季常身边,“辛苦岳父了!六王爷就在后面!”

晏季常不敢怠慢,赶紧又迎了上去,对不远处跟上来的人双手作揖。

六王爷是个甚少出门的人,他喜诗书不太掺合朝政的事qíng,这次纪毓登基,唯独他没有什么反驳的态度。甚至,私下还说,纪毓登基的名正言顺,让皇室里的宗亲们,安分一些。

此次,纪毓显然不能帮着沈砚山出来迎亲,他是大燕朝的帝王,也只能在宴席上露面。

所以代表纪毓的出来迎亲的,便是这位和纪毓关系甚好的六王爷。

因为六王爷这辈子过的和顺,所以也是这次礼仪的主婚人。

“小女出嫁,能得皇上和王爷眷顾,实在是晏家的荣幸!”晏季常低着身子,“辛苦王爷了!”

六王爷笑的和善,“晏大人客气了。虽说我这次是奉命行事,不过,我倒是十分愿意来吃晏家的喜酒!”

晏季常下的一手好棋,六王爷早有耳闻。

只是晏季常为人总是带着几分疏远,而他又甚少能和晏季常有机会说话,所以一直没有任何来往。

今日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晏季常很快便将六王爷还有迎亲的人员迎进了屋子里。

按照大燕朝的习俗,男方迎亲需要在屋外坐等小半个时辰,和女方的亲戚熟悉,表示来日为一家人,共一心。这个礼仪,时常被忽视,毕竟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一样。而且,男方也甚少愿意放低身份和女方共一心。

当然,也有人直接跳过这个礼仪。

然而这次,沈砚山却没有在这场认亲的礼仪中怠慢,晏家人虽然稀少,但是远房亲戚却有不少他不认识的。

他跟在晏季常的身边,偶尔还会和晏家的亲戚们说上几句话,这让不少人都觉得受宠若惊。

晏锦的堂哥晏泰南更是目瞪口呆,等沈砚山走远后,才问身边的人,“方才,定国公是邀我去沈家吃茶了?”

“是呀!”跟在晏泰南身边的人点了点头,“我听他们说定国公为人冷漠,却不想……”

他说了一半,便将声音隐了下去。

过了许久,晏泰南才笑了笑说,“晏锦她找了个好丈夫!”

若不是吉时已到,沈砚山怕是还要和晏家的人说好一会话。

等沈砚山亲自将玉簪jiāo给迎亲的太太的时候,晏季常的眼神里流露出了几分不舍。

女孩戴上男方送来的簪子,寓意结发。

从此,他看着长大的女儿,便为他人妇。

像是知道晏季常在想什么似的,沈砚山在他身边,十分诚恳地说,“岳父你放心,我一定待素素好!”

晏季常闻言回过神来,笑着点头。

而另一边,晏锦披着一头乌黑及腰的长发,身着大红色的喜服,安安稳稳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