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韶华_作者:看泉听风(124)

  姜长晖笑道:“是,她也在宫里,她淘气的很,我椒房宫都快被她翻天了,就没敢带来。”

  何太妃微微一笑,“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我听说她像极了你小时候,定然也是个小美人,快带来给我们瞧瞧。”

  安太后也饶有兴致道:“对,阿凝你让人把孩子带来。”

  何太妃有些唏嘘道,“宫里的孩子就是太少了。”太祖和先帝都是多子之人,光是皇子就二十个不止,还不算夭折的,反观赵旻的孩子就太少了。

  姜长晖对颜女官略一颔首,回头对两人笑道:“阿娘和阿姨若是嫌孩子少,派几个花鸟使出去不就得了?我也正觉得宫里五六年都没添过新人,宫妃的长相都看腻了,多选几个美人,我也赏心悦目。”

  安太后大笑,“你这孩子说的比五郎还好色。”

  何太妃抿嘴微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姜长晖振振有词道。

  “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这么淘气。”何太妃轻嗔道。

  姜长晖道,“就算我当祖母了,也是阿娘和阿姨的媳妇。”

  何太妃扑哧一声,“你这孩子!”

  下方几个嫔妃也凑趣道:“三娘,你这不是嫌我们人老珠huáng了吗?我们可不依。”

  姜长晖对宫中嫔妃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她们得宠而打压,也不会因为她们失宠而落井下石,处事公允,平时嫔妃来请安时也不端什么架子,她们愿意讨好自己,她就乐得享受,嫔妃跟皇后关系都不错。姜长晖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有嫡子傍身,嫔妃一心就指望能生个孩子将来有个依靠,也不会想往太后上奋斗。

  “再娇嫩的花,对着看五六年也看腻了,多选几个美人进来,宫里也能更鲜艳点。”姜长晖说,这也是她心里的想法,她喜欢欣赏美人。

  “有阿娘、阿姨和三娘在,再鲜艳的娇花也会失色的。”徐婕妤嫣然道。

  安太后说:“你们要看美人可别扯上我们两个老人家。”

  徐婕妤惊诧道:“阿娘那里是老人家,臣妾站在你身边,旁人还以为臣妾年岁比你大呢。”

  安太后被徐婕妤逗得失笑连连,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哪怕知道是奉承。

  一时间宁乐宫中,安贵妃坐在下方笑容有些僵,她是安太后的亲侄女,她当贵妃后安太后虽没有明面上支持她,可没有这么冷落她,至于何太妃的态度倒没什么改变,何太妃对任何人都不亲近。

  众人正说话间,颜女官和紫苏抱着姜微进来了。姜微穿着一身玫红的襦裙,粉嘟嘟的小脸、黑亮的圆眼、红润润的小嘴,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进入大殿后也不要紫苏抱,而是自己走到了安太后和何太妃面前,口齿清晰的给两人请安,说话、举止没有一处错误。

  安太后和何太妃惊讶的对视了一眼,安太后招手让小娘子过来,“好孩子,快过来。”

  姜微不怕生的走到了安太后和何太妃面前,甜甜的叫道:“安阿婆、何阿婆。”

  何太妃欢喜的把她搂在怀里,“好孩子,这些都是谁叫你的?”

  姜微仰头说:“是阿姑让人教我的,她说这是阿识都应该要会的。”

  安太后稀罕的摸了摸她嫩嫩的小脸,“这孩子可真聪明。”

  姜长晖说:“阿娘你可不要夸她了,这丫头淘气的很,昨天才把我宫里那些榆钱树都祸害了。”

  “阿识要榆钱做什么?”安太后奇怪的问。

  “榆钱甜。”小丫头的话把在场众人都逗乐了,姜微却是认真的,谁让这娃从小是读着《榆钱饭》长大的,对书中的榆钱饭向往已久,原以为到了古代能一尝口福,却不想这会还没有玉米面。

  衡山不屑的看着姜微,也不知道姜家怎么教她的,小丫头这么嘴馋。

  何太妃伸手掂了掂怀里小丫头的份量,“真是好孩子。”何太妃自己生的柔柔弱弱的,可她最喜欢的就是身体健康的女孩子。

  安太后却感慨道:“榆钱可不是甜甜的好吃么,当年我们随着太祖北征,有一次城里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外面又有突厥围城,大家都把粮食省出来给将士们吃,阿娘就带着我们去城里树上摞榆钱吃,那味道甜甜的,可救了我们的命啊。”忆起往事,安太后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