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韶华_作者:看泉听风(473)

  “你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吗?”赵恒看着赵旻道,“他们是从杨延年手里得到的,他们送了杨延年一对波斯舞姬,他们就很顺利的从杨延年书房里拿到了图纸,然后又在边关抢了不少工匠,就做出了这些东西。”达头可汗为了入侵中原真做了不少准备。

  赵旻双目瞪得几乎要凸了出来。

  “知道林熙为什么会背叛你吗?”他抬眼望着赵旻问。

  赵旻眼底露出了嘲讽。

  “不错,林熙是因为微微才投向我的。”赵恒坦然承认,“不过你连林熙是男是女都没分清,活该你有眼无珠,最后只有杨延年这么一个蠢货跟着你。”如果真照着他的想法起码要灭杨氏全族,但微微劝住了他,只跟他说不要轻易种恶因就不会有恶果,想到妻子赵恒目光柔和了下来,如果没有微微他根本不可能会那么顺利。

  赵旻听到他的话,竭尽全力的嘶吼着,但常年卧病在chuáng的他即便用尽了力气也没法子发出声音。

  赵恒居高临下的看着赵旻,“你好好走吧,你放心,我会给你守足三年孝期当个好儿子的。”说完他头也不回的走了,或许就如太傅所言他这辈子父母兄弟qíng分淡薄,但他有微微足够了。

  当天晚上太上皇驾崩,当京城的人听到那一声声的丧钟时候茫然四顾,无数官员一骨碌的从chuáng上爬了起来,慌忙的穿上官府直奔皇宫嚎丧起来,所有人心里都沉甸甸的,今年这秋天过的可真灰暗。

  姜微听到丧钟的时候一开始也没反应过来,她还没经历过这些。

  “九娘快起来,太上皇驾崩了。”迎chūn领着宫女进来伺候姜微换上丧衣。

  “不用着急,人还在收拾。”赵恒走了进来说道,他身上还没有换上丧服。

  “阿兄——”姜微下意识的偎依他怀里。

  赵恒安抚的亲了亲她,“别怕。”说着示意下人给他们换丧服,内衬都柔软的白棉布,里面还垫了一层棉絮,然后外面在套了一件细麻衣,最后外面披上粗麻。姜微的两个膝盖上还绑了两个垫得厚厚的棉褥,虽然跪久了垫不垫都没太大区别,但总能保护下膝盖。

  “一会阿娘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赵恒说。

  “阿姑回来了?”姜微问。

  “嗯,我下去派人去接她回来的。”

  姜微点头,等她跟赵恒走出寝殿的时,深秋的夜风chuī得她打了一个寒噤,“冷?”赵恒让人去取披风。

  “我没事。”姜微摇头,赵旻死她不伤心,但死者为大,作为儿媳妇该守的礼节她还是要遵守的。

  “熬上几天就好了。”赵恒搂着她说,“马上就能去旧迎新了。”

  “……”姜微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赵恒的话,她低头揉了揉额头,奇怪这几天怎么老是头疼。

  “怎么了?”赵恒停下脚步,“肚子还疼。”

  “没什么。”姜微对他一笑,她没说自己头疼,不然阿兄说不定会让她回去休息,那就太过分了。

  两人来到赵旻停灵地方的时候,姜长晖已经换好了丧服神色怅然望着赵旻的灵柩。

  “阿姑。”姜微上前就发现姜长晖的手冰冷,她下意识的给阿姑捂手。

  姜长晖偏头看着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放心吧,我没事。”

  姜微说:“阿姑,死者已矣,你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姜长晖轻轻的摸了摸她的额头,殿外内侍宫女们已经哭成了一团,几个太妃也跪在了灵前哭得撕心裂肺,姜微悄悄的抬眼望去,就见好多人不停的正在用手帕按着眼角,按一下眼泪就掉一把,姜微转目望向赵旻的灵柩,身为皇帝他能让这么多人哭也算走的热闹了,但可悲的是在场给他哭得人没一个是真心的,包括本应该是他最亲近的妻妾儿女。

  太上皇驾崩,理应在京城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都入宫哭灵,但圣人一向仁善,下诏令年满六旬的老者只需入宫祭拜、无须哭灵,并以“莫以皇家事叨扰百姓”为由,以天代替月,百姓只需为太上皇守孝满三月即可。有大臣提出要为圣人建造九十九所寺庙和道观为太上皇超度赵恒都没允许,言曰:“阿父素来爱民如子,如何肯因自己而劳民伤财?眼下边关正苦,他临终前念念不忘就是要平定突厥!”

  太上皇的遗愿让众人士气大振,无数臣子在灵前大声嚎哭,发誓一定要踏破突厥以慰太上皇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