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娘家和夫家之间。郑夫人确实也够为难的。
叶清兰陪着叹口气,掏心置腹的说道:“也确实不便回去。就算公公不介意,让您回去探望,你见了舅舅舅母他们又能说什么?眼下局势这么明显,三皇子被禁足在皇子府里,贵妃娘娘在宫中也受了冷落。舅舅他们心里肯定也不好受。您却是太子的亲舅母,如今正该是风光得意的时候,哪怕您心里是想安慰他们。可一见了面,他们心里肯定会不是滋味。倒不如不见的好了。”
这些道理,郑夫人又何尝不知?
可理智是一回事,qíng感上却过不了这一关,依旧惦记不已。郑夫人怅然的说道:“三妹在宫里不能随意出宫,我又不便回去。这个时候也只有二妹能回府看看了。”她口中的二妹,就是叶清兰的大伯母郑氏。
叶清兰见郑夫人心qíngyīn郁,有心哄她高兴,笑着说道:“昨日殿试,我大哥中了二甲进士,府里要办一天的喜宴。我已经接到了帖子,明天就回娘家去贺喜。到时候见了大伯母,私下问问郑国公府那边的qíng况。等回来之后再告诉您。”
郑夫人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这样也好。”果然还是儿媳最贴心了。不便回娘家探望,侧面打听几句也是好的。
叶清兰抿唇一笑。
郑夫人想了想,又笑道:“你大哥中了进士,实在是件喜事。明天让熙年陪你一起回去贺喜。贺礼也备的隆重一些,照着常例再添两样。毕竟是你娘家的兄长,这贺礼太寒酸了,你和熙年的颜面也无光。”
婆婆如此知qíng识趣,叶清兰心中自然感激,忙笑着应了。
第二天,夫妻两人收拾妥当之后,便坐上马车去了昌远伯府。
叶家派系并不明显,若真的细细论起来,在朝堂上偏向三皇子一派更多一些。不过,毕竟不是嫡系,这一次受的影响也不算大。因此,叶元洲考取进士这样的喜事,依然cao办的很热闹。亲朋好友基本都请到了,畅和堂里被挤的满满的,谈笑声不绝于耳。
叶清兰和顾熙年到的不算早。刚一进畅和堂,还没来得及和父母打招呼,就被热qíng打招呼的亲友围住了。
……
人qíng冷暖,世态炎凉,由此可见一斑。
叶清兰没出阁之前,是微不足道的三房庶女,举凡有应酬的场合,根本轮不到她出风头。出嫁之后,却顿时水涨船高,不管是到了哪一家府上做客应酬,都没人敢怠慢。如今太子的位置稳稳当当,身为太子外家的定国公府也随之风光无限。她这个定国公府的嫡孙媳自然也成了众人眼中的焦点人物。
而往日被众星捧月惯了的叶清宁郑君彦夫妇,今天可就有些尴尬了。站在郑氏的身边,竟无人上前攀谈。
叶清宁远远的看了唇角含笑的叶清兰一眼,心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姐妹两个在闺阁里感qíng就很好,出嫁了之后来往也十分频繁密切。可说到底,叶清宁是长房嫡出,自小xing子就矜傲,对着叶清兰的时候很自然的多了一份优越感。即使叶清兰嫁进定国公府,叶清宁这个郑国公府长孙媳的底气也还是很足的。可现在,随着三皇子被软禁太子党的赫赫风光,郑国公府和定国公府的声势已然不同。这一点,从众人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了。
换在往日,被众人围拢在中间奉承的人,应该是她才对……
叶清兰早已留意到了叶清宁的身影,笑着和众人一一打了招呼之后,立刻就走了过来,笑着喊道:“六姐,你和姐夫今日回来的倒是比我还早。”态度一如往常,亲昵又随意。
叶清宁却因为刚才的一幕,心里有些不自在,略有些冷淡的嗯了一声。
叶清兰却像没察觉出叶清宁的冷淡一般,依旧笑的热络:“今日怎么没把衡哥儿带回来,自打过了年之后,我就没见过他了,一直惦记的很呢!”
孩子满月之后,正式取了大名郑衡,rǔ名便唤做衡哥儿。
提到宝贝儿子,叶清宁的脸上有了笑意:“衡哥儿还小,带到人多的地方只怕会受惊,所有便没带出来。”打开了话匣子,那点别扭不自在很自然的就散了,关切的问叶清兰:“你成亲也有一年了吧,肚子还没动静吗?”
叶清兰略有些遗憾的嗯了一声,压低了声音说道:“上个月葵水是正常来了,这个月的小日子也就在几天后。”
叶清宁压低了声音笑道:“说不定这个月就有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