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为此也劝了不知道多少回:“小姐要是爱听戏。可以请戏班子来家里唱,这样天天抛头露面地跑去那种地方怎么可以呢!”
谢朝华却只笑不答,每次都好像听了劝,可第二天照样我行我素。
广和楼坐落在京都繁华大街上,虽说是个下九流的地方,而迎来送往的可以说是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族。有市井小民,商贾布衣,可也不缺官宦人家的二世祖纨绔子弟之流。
谢朝华每次去广和楼虽然不再穿男装,可也算比较低调,回回进出也算是穿着斗篷遮着脸的,可一个妇道人家在戏楼里再低调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不过大家也算都很有眼力劲的,看谢朝华的样子也知道肯定是有家底的,而且没回她都坐在很边上的位置,隐在暗处与人无gān,故而这些日子在明面上还算安生。
可渐渐的有心人注意到谢朝华每回来的时间和一个二流的戏子上台的时间极其吻合,而她也是等这个戏子一唱完,压轴的还没开始人便走了。
后来谢朝华在广和楼包下了一个位置环境最好的包间,再后来那个二流的戏子唱完戏偶尔也会被请到包间里去坐坐。
不过广和楼到底还是经常有达官贵人来,当然会时常相中谢朝华包下的甲等包间,没回广和楼的主事都会陪着笑脸说这个包间被人包下来的话语,多次下来总会惹到一些张狂的纨绔,于是谢朝华包养戏子的事qíng就被人捅了出来。
不出意外,这消息刚刚传出来的第二天,谢朝华就被“请”到了谢氏族长谢亭侯的府上。
“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印象中的谢亭侯从没有这样的怒形于色。
谢朝华双膝跪地,可腰背却挺得笔直,眼睛直直地盯着谢亭侯看,完全没有害怕,也没有羞愧之色。
谢亭侯却突然闭上眼,不愿与她对视。再度睁眼的时候人已经平静了不少,说话的语调也恢复了往日一贯族长该有的语气,“你要知道,谢氏几百年来子子孙孙从未出过一件这样包娼养jì的荒唐事来,你……你还是个女子,你还想不想要你自己的名声了!你有没有想过谢氏的名声!”说到这里,话音又提高了些。
谢朝华却是没有半分退缩的意思,还是笔直地望着谢亭侯,语气却很真挚:“伯祖父,谢氏如今平安的退下来了,虽然权势是不如以前,可却有足够的时间韬光养晦,皇帝之前的意思您也是看得很透了,如今又何必非要再去趟这浑水呢?谢氏现在需要的不是我谢朝华,而是该收敛锋芒,韬光晦迹啊。”
谢亭侯半天无语,最后叹了口气道:“你吃了这么多苦,我也是想为你的终生好好谋划啊。”
这话谢朝华当然不会当真,可打量谢亭侯好像也被她一番话说的有些动摇。她觉得今日她说的已经足够多了,若谢氏还是执迷不悟她也言尽于此。
回到府里,谢朝华打开奏折继续又写了一份辞呈。之前递给吏部的辞呈递上去之后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这也难怪,这些日子出了这么个事qíng,吏部个个老jian巨猾的,皇帝没有明显的意思下来,这么个烫手山芋扔到手里,自然是摆在一边先晾着喽。
谢朝华也不急着有回应,隔个十天往上递一次。至于广和楼她继续照去不误。
甚至有一日她和戏班子的老板谈起了关于那戏子卖身契的事qíng,而且没几天之后就将那戏子赎身出来,还在城西一处给他置了一个宅子,这宅子一点都不起眼,地方也很偏僻。
只是刚刚办妥了此事,韩琅文晚上就登门造访了。
他显然是来得匆忙,官服都未曾换下,进门的时候脸色yīn郁。可见到谢朝华的时候,他最初听到消息时的愤怒却消退不见,路上想了很多话要说,可见到人后他却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无言的望着谢朝华,眼中蕴含着化不开的悲伤和无奈。
谢朝华一脚踏进厅中就看见韩琅文一声不吭地坐着,眉头深锁的样子在摇曳烛光的照she下更添几许苍凉。这一场不可避免,她早有预料,只是真正面对韩琅文的时候,却突然口舌gān燥起来,随手端起下人奉上的茶水,很是灌了几口。
良久,屋子里静默无声,只有两人浅淡的呼吸,和偶尔烛花爆裂的声音。
后来还是韩琅文先开了口,“你就算不想做皇后,也不用用这样一个法子。何况皇上也早就暗示过我,他不会立你为后的,你何必!何必这样不把自己的名声当回事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