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太爷顿时了然。的确,用婚姻投资皇子,司徒家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韩澈在棋盘上点了点西北方:“这里,司徒十一哪里不好去,为什么非去这儿?潘老将军死后,西北军系群龙无首,他这是要重拾初代显国公的荣耀。”
手上握着重兵权,皇帝求着他。嫁女儿入宫,入朝听政,是他求着皇帝。
林老太爷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楚帝不会任由司徒家掌控兵权,否则他费那么大的劲荣养开国功勋家族为的什么?那么,司徒家能联手的就只有未来的帝王。他们这是在用手上的资源做jiāo易。谁能将兵权jiāo给司徒十一,他们家就支持谁。当然,后期兑现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楚帝活着的时候将兵权拿到手……
林老太爷后背心不寒而栗:“他们竟敢,竟敢……”
韩澈摇摇头:“我说你们家一只脚上了船,不止三爷那件事。你忘了huáng家,huáng家女儿和司徒十一定亲了。”
林老太爷肃穆,沉默良久。
是选择赫连熙投资,还是选择显国公府投资。这是一个问题。
韩澈又道:“七殿下那边,您能拿得出什么?有道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您现在中书省权力旁落,长子非栋梁之才。三子与四皇子有过节,冷落中。您能拿出手的,无非一个孙女去当侧妃。皇子,缺女人吗?”
林老太爷不置可否,淡淡道:“如你所言,我对显国公府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不,您有。”韩澈成竹在胸,“司徒九是为陛下办事的。老爷子,依你所见,陛下还能忍受中书省的指手画脚多久?”
林老太爷猛的睁亮眼睛,目光灼灼:“你要我学姚老相。”
姚老相爷两朝元老,两朝为相。却向陛下进言,废除左右丞相二职。天下哗然。然而,他却得了圣心,陛下下嫁长川公主于姚家姚纾。
“总有人要做这事的。”韩澈蛊惑他,“你功成身退,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能亏待。到时,三爷重新受用,绝非难事。”
林老太爷久久不语。半晌,问:“你什么时候和司徒家搭上的?”
韩澈不屑的喷他:“显国公府的大门朝哪儿开我都不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爱信不信。你林家是进一步还是退一步,与我一个教书的有什么关系。”
回去后,林老太爷书房亮了一夜的灯。
之后几天,他时不时观察家人。林海屿每天准时上下衙门,近来对茶道颇有研究兴趣。长孙来信,郭氏生育一女。等孩子大些,年前再回来。衡阳书院来信,二房孙子读书良好,已准备考秀才。江宁的产业也管理的蒸蒸日上。二媳妇huáng氏走到哪里都带着陈艾。现今陈顼是楚帝眼中红人,下人们都一一巴结。感叹二房结了一门好亲。这门亲事虽有蔡系旧党不满,然在士林中却给林家,给二房带来足可庇佑后代的好名声。
为子孙计,为子孙谋。
韩澈有句话说对了。这一步棋,简在帝心。日后自会对林氏族人有益。
九月,林若拙及笄。林老太太做主,并无请外人,只在家中摆了小宴,略请一二亲友,为林若拙和林若菡一同办了及笄宴。
紧接着,她们的婚事提上了议程。
huáng氏腹内有数,给挑了个人家。戴家是京城人士,人口简单。祖父做过官,过世后两房分家。长房一脉继承父志,但官职不显。次子被宠爱过了,分家后只是普通富户。夫妻俩不善经营,膝下一子一女,长女倒是能gān,但已经出嫁。儿子给惯坏了。xing子软,喜好玩乐。学业不长进。父母也不是能gān人。出嫁的姑奶奶一心想找个能gān媳妇撑住家业。
林老太太懒得再管林若拙的事。没什么意见。
接着便是挑林若菡的人家。huáng氏又开始忙,暂且只寻人去戴家露了个口风,意思是林家有女儿大了。剩下的得男方家自己意会。
戴家得了信,先以为是庶出的七姑娘。后来一听,是嫡出的六姑娘。吓了一跳。齐大非偶,反而不敢轻易答应。说要考虑两天,慌忙派人去请出嫁的女儿回来商量。
没等他们商量完。朝中出了大事。
中书省参知政事林梓言上书,言二十三条理由,请求废除中书省。举朝哗然!
林若拙在融雪院禁足,自成一方天地。外界风雨一概不知。就看见莫宛如和陈艾慌慌忙忙跑回来,一脸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