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贵女_作者:流晶瞳(255)

2017-04-15 流晶瞳

  她预想的一点没错。宫中,议政殿,胡chūn来为难的向楚帝禀报:“皇后娘娘于殿门外长跪不起。”

  殿内,显国公和司徒九双双走出,跪在台阶下请罪。

  “爱卿起来吧,你何罪之有。”楚帝长叹一声,吩咐胡chūn来:“请皇后进来。”又对众大臣道,“后宫本不该参与朝政。然皇后与朕乃结发夫妻。此事又关系到显国公府三代独苗。朕便做主,让皇后来听一听,也好解她心中之急。”

  这里的大臣都是核心集团,没人在这事上唱反调。司徒皇后便被宣进了殿。受过众人礼后,落座一旁。楚帝命郭大人讲述:“郭卿,你将事qíng说说吧。”

  第 109 章 事出有因

  永远不要小看广大的劳动人民。郭大人在议政殿讲述的时候。宫外,有消息灵通者也同时知道了事qíng的部分原委。这不,司徒夫人回应了连播来探望慰问的几个公主、皇子妃,送了她们回去,得空来房中寻林若拙三人,喝了口水,咬牙切齿的骂:“黑了心肝的!这回的动乱,全是他们王家人闹出来的!”

  闻国公府王家,也是开国最显赫权贵之一。从爵位封号上就可看出。与显国公府并驾齐驱。在楚帝执政时代,闻国公府渐势上升,很快超过了显国公府。无他,司徒家的姑奶奶是皇后,却死了儿子。王家的姑奶奶是贵妃,亲生儿子四皇子不但长大成人,还开枝散叶满枝绿荫。

  从发展来看,王家明显比司徒家有前途的多。

  当然,这是以前。自从七皇子赫连熙横空出世,这一局面被打破。未来如何,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景乡侯府势头上升。显国公府,在世子司徒九尚临川公主后,就默默退出了一线政治集团。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司徒十一去了西北,一直未掌兵权,只在下层军官中混日子。看上去更像是胡闹。然圈内人都知道这里面问题多了。比如司徒十一成婚当晚临川公主的闹腾。新婚小夫妻远赴西北。一段时间后,因楚帝无意给他升迁,还是回来了。

  结果回来后没多久,坏事一件连一件。先是龙凤胎中男婴夭亡,接着女婴一年后高烧而去。这里面的内幕无人能说清。只知道不久后,楚帝松口,借言京中风水不利司徒家第三代子嗣,命司徒十一夫妻常驻西北军营。临川公主无诏不得入宫。

  司徒十一就这样再度去了西北,军职依然不高。但后面生的一女一儿倒是成长的很欢乐茁壮。司徒家也不在意军职什么的,似乎只要第三代安康就已很满意。

  与显国公府如此退让之姿呈明显对比的,是闻国公蒸蒸日上之态。虽然四皇子妃娘家不行了,但两个侧妃家世不错。四皇子在河工一案后又收敛许多,倒也于赫连熙斗的旗鼓相当。

  二皇子生母选秀出身,外祖只是五品官员,多年下来勉qiáng挣到四品。不能再进一步。资源比老四、老七少很多。加之他早年在大皇子亡故后,以长子自居,很是得罪了一批人。尤其是得罪了司徒皇后。知道自己略逊一筹,在赫连熙势力成形后,果断与老四结盟,先共同对抗大头敌人。

  如此一来,二四集团、七皇子集团,势均力敌。仿佛储君之位不是老四的,就是老七的。

  这种qíng况下,二、四、七本人或许能守住清明,底下的人就不一定了。

  赫连老七是开挂重玩的,早早有打算。底下人虽不是个个清廉,然约束的很好。再加上他有丁澜韬提供的矿银,不缺钱。集团作风很是清明。

  老2和老四没这种大财路,拉拢打点手下要钱。钱从哪儿来?没有天上掉下的穿越男给提供超时代商品,唯一的途径就只有向下面刮。

  原本还只是在江南、东南沿海富庶一带搜刮。这几年,西北养马、毛料、纺织、药材等等利润行业上来,四皇子手下便将爪子伸入了那里。

  他原先没在西北经营过,已经形成的利益团体cha不进去,比如说恒亲王的马场、huáng恬的绵毛纺织加工等等。便只能捡软柿子捏,qiáng抢市场。

  江南人安逸,民风柔和,咬咬牙破财消灾算了。西北人则不一样。这里资源缺乏,本就生活艰难。好容易能过些好日子了,却有蛮横外人来抢,彪悍的当地人立时就火了。

  四皇子手下横惯了,不讲究手法、不讲究双赢,不讲究循序渐进。又在某些幕后推手隐讳的推动下愈发蛮横。矛盾就这样产生、加剧、直至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