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贵女_作者:流晶瞳(5)

2017-04-15 流晶瞳

  完了!彻底完了!未来的娘家依靠往中二期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她能依靠谁?她敢依靠谁!

  一时饭毕,筷箸声停。林二老爷官威十足的踱着方步出门,前往衙门办公。林若谨也向继母告退,去前院读书。一转身,看见同母胞妹傻呼呼的睁着一双大眼睛茫然不知看向何方,目光飘散,显然心思已经不知飞哪去了。

  唉!若拙这两年越长越呆了,这可怎么是好哦!

  男主人出门上班。女主人领着一群小萝卜豆前往荣瑞堂,给内宅大BOSS,林老太太请安。

  林家能够称为官宦人家,耽美书斋,跻身京城上流社会,靠的显然不是科举不行,至今混在从七品位置上的渣爹。林家的顶梁柱,乃是金光闪闪、瑞气条条的祖父大人:林老太爷。外加二代生力军,大伯林大老爷。

  林老太爷进士出身(渣爹,乃有没有很羞愧?)。按部就班的熬资历,一步步稳打稳扎,如今五十七岁,官职做到三品大元。走到这一步,林老太爷耐心、能力、jiāo际一样不缺。堪称封建社会士大夫典范。

  嫡长子林大老爷林海峤,严格秉承龙生龙、凤生凤的传统,幼时聪慧,少时英才,二十多岁中进士。京中熬了几年后外放。娶妻生子,人生该走的每一步都走到,该有的每一样都不落。一样是继承人的典范。

  正是有这两位撑着,林家的声势才蒸蒸日上。呈一片花团景簇。

  大房目前不在京。大伯带着妻子儿女去了任上。向林老太太请安的,就只有二房和三房。

  三叔林海屿是庶子。尚未入仕,身上有举人的功名,正努力考进士中。据说虽然已经失败了几次,但依然坚持。拒绝荫恩,非得自己考上不可。很有志气。

  林若拙私下以为,三叔比渣爹qiáng多了。

  可能是出身的原因,三叔在婚姻方面做的也很不错。和三婶童氏恩爱有加。可惜世事难遂人意。童氏一连生了三胎都是女儿。生三闺女的时候还伤了身子,再难有孕。三叔长吁短叹许久,终于认了命。于是乎,三房唯一的男丁的林若诚和他老爹一样,也是庶子。记养在童氏名下。

  据说大伯家也只一个嫡子、一个庶子。所以,不管是拼儿子的数量还是嫡庶质量,渣爹都是完胜。不愧他那老什么马的名头。

  这也是huáng氏嫁人前名声有碍,却依然在长辈面前格外得脸的原因之。人家生了两个儿子,只这一项就能顶去无数缺憾,林老太太怎么都要高看一眼。

  可见上帝关了一扇门,总要给人留个窗。huáng氏的丈夫在三兄弟中品质最差,于是就在生儿子上给补足。儿子教好了有出息,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huáng氏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虽谈不上什么善良贤惠,但林若拙以为,作为一个继母,只要她头脑清醒,比什么都qiáng。

  比如huáng氏就从来不会打压林若谨。林若谨已经九岁,huáng氏的大儿子却才三岁。年龄差的大,面对的形势也不一样。有费那个功夫的劲,还不如大家客客气气,做好表面文章。他们是耽美书斋,从某一程度上来说,科举考试面前,人人公平。助力当然有,但林家的顶梁柱是祖父和大伯。祖父的助力,最大一份当然是给长子和长孙。大伯的助力,不用说,肯定先紧自家儿子。而二房的三个儿子,在这两个人看来都是嫡子,亲疏远近没什么分别。只要有才学,有能力,提携起来都是一样。

  书香人家这一点上比爵位人家好的多,儿子都是珍贵的,科举难进,普及面大一些,中彩率也高一点。庶子都没有养费的道理,更别说原配之子和继室之子了。

  huáng氏要是没把这些看透,日子也不会过的这般稳逸。huáng家嫁闺女前也是打听过的,秦氏怎么死的,人家心里有数。况且,huáng氏嫁过来时已经二十多岁,又经过前番波折。想法观点依然成熟,和十几岁的少女不一样。她的目的很明显,是来过日子的,日子得过好。

  有这样一个继母,无疑是不幸中的大幸。

  林老太太看上去是个和蔼的人。年纪大了,爱个热闹,虽体贴孩子们住的远,不用日日一大早过来请安。却也不喜身边冷清。于是,两个儿媳善解人意,时常领了孩子们过来陪老太太说话。

  大房一家外放不在,三房是庶子。管家之责自是由huáng氏担任。陪着老太太说笑几句,就告退前往花厅理事。

  三婶童氏笑道:“二嫂真是个能gān人。刚刚我从前头过来,看见锦衣铺的马车,上头全是料子。准是二嫂叫了来给咱们添衣的。老太太,何不让他们送这儿来,您帮着掌掌眼,看什么花色抬人。大伙儿好好挑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