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一听,差点仰倒,连忙反对说道:“不行啊!姆妈,狗儿这名字多难听啊!别人一听我的名字还有我侄儿的名字,还以为是猫儿狗儿打架呢!”
她见王氏一脸不以为然,连忙回头寻求爹爹的支持,“爹爹,不要啦,狗儿这名字多难听啊!再说二叔家的堂哥也叫金狗、银狗的。”
顾四牛想了想说道:“不如叫柱子?柱子多壮实,将来我们老顾家还指望他跟他爹一样,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对!”猫儿立马点头说道:“叫柱子好听!太好听了!”
王氏撇撇嘴,极是不以为然。
南瓜的娘栓子媳妇,听到南瓜生了一个男孩之后,便咬咬牙把自己的一支银簪子融了,打了一对小银花生给小外孙,在洗三那日早早的带了一只自家腌制的腌jī,一袋晒gān的豆豉和一串铜钱给小外孙添盆。
王氏极是热qíng的招待了栓子媳妇,同她吃了茶,才领着她去血房看女儿。房里南瓜正好招娣和猫儿说笑,房里已经供了“炕公”“炕母”的神像,下面也摆了油糕供着。南瓜见姆妈来到,不由微微惊讶,给栓子媳妇打了一声招呼。
栓子媳妇见女儿虽然看上去身体虚弱一下,可jīng神不错,人也白胖了许多,不由抹抹眼泪,“南瓜,你身子可好些?”
猫儿和招娣忽视一眼,便起身笑着说道:“伯母,你同大嫂说话,我们起给你泡茶。”
“哎。”栓子媳妇连声点头道谢。
猫儿出了满是腥味的血房,不由深吸了一口气,一个月房里不能通风、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能换衣服,她真佩服大嫂,要是她早就疯了!嗯,今天炖了jī汤,不如去给嫂子做完jī汤面吃?
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蜡扦上cha一对“小双包”,下边压着huáng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顾家来了不少亲戚,都在议论纷纷的说道,“这南瓜还真有福气啊!我们生了孩子,哪个不是三天就下地了?就她居然还能做上一个月的月子!”
“可不是!人家是媳妇伺候婆婆,她呢?不仅婆婆、弟媳妇伺候着她,连小姑子跟忙前忙后的伺候,这才是福气啊!”
“可不是嘛!听说顾家老大考举人老爷去了,要是能考上举人,啧啧,她就是举人娘子了!”
“就是啊!不过一个买来的小童养媳,谁想着她现在的福气能这么大!所以说,这都是命啊!”
猫儿苦笑不得的听着众人叽叽喳喳的闲言碎语。然后下厨给嫂子下了一碗蛋皮虾仁jī汤面,蒸了一碟rǔ饼,切了一个苹果,又泡了一盏茶,装了四样茶食,才回到了血房里。
“伯母,你喝茶!”猫儿给把一碗浓浓的笋夹核桃仁茶端给了栓子媳妇,又摆了四样茶食给她吃。然后取了一个小几子放上南瓜的午膳,一碗下的飘香四溢的蛋皮虾仁jī汤面、一碟蒸的huáng霜霜切了薄片的rǔ饼、一碟洗净切好鲜苹菠,另还有几样消食。
栓子媳妇见猫儿如此用心的伺候南瓜,不由拉着她的手说道:“猫儿,真是谢谢你照顾南瓜了!太辛苦你了。”
猫儿笑着说道:“伯母,我从小就是大嫂养到大的,现在她给我生了小侄子,我开心都来不及,平时不过只是顺手帮帮而已,哪里算什么辛苦呢?”
栓子媳妇听了,连声说道:“对,对,你说的对!”
南瓜看着那碗香喷喷的jī蛋面,有些不安的说道:“猫儿,怎么今天又是jī,这几天我已经吃了三只jī了,是不是太多了?我没什么大病的。”
猫儿笑着说道:“嫂子,这jī是家里养的,我都养了一年多了,就是专门为了你坐月子时候吃的,你放心吃好了!”
南瓜听了眼眶一红,栓子媳妇见了猫儿这样,才算真正放下心来,抹了抹眼泪说道:“我儿,你真是好福气,能找到这么一户人家!”
顾福中举
吃过洗三面之后,王氏走进来说道:“亲家,洗三开始了,我们都出去吧。”说着就抱起了小柱子往外面走。
“好。”栓子媳妇一手捏着两粒小银花生,一手握了一串铜钱,跟着王氏和猫儿一起出去了。其实洗三请的人大多是近亲,顾家也不准备大办,但是没办法家里的亲戚实在太多了,农村事qíng少,遇到这种事qíng,大家就不约而同的都过来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