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儿子都不亲,跟族人,更是不太亲,他当年是踩着亲兄弟的尸骨上位的,其中手段残bào,这些皇室宗亲都有点防他,不敢与他过于亲近,现在这不谈利益的,只说碎事的谈话,也是他许多年没再体会过的。
也就是当年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还见过此景。
没想,临死,还能再有一次。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来是前者样样不缺,才能达到最后一样。
中间少了一样,都会不妥。
这也是周文帝头次觉得太子不想后宫太多人,或者在他这个儿子来说,是可取的。
一个家里,女人多了,孩子多了,就会太挤,挤满了就会有人伤,有人死,最终家不成家。
当晚太子依太子妃的意思,送了皇帝回宫。
在太子要走之后,周文帝心平气和地说,“不是朕还想与你过不去,只是只有渝儿一个,朕怕你努力的一切,最终是为他人作嫁裳。”
他话还是老话,但口气是变了。
太子坐了下来,顿了一会,接过了叶苏小心翼翼端过来的茶,撩开茶盏,闻了清香喝了两口,道,“我也想过,如若如此,是我儿命中注定与皇位无缘,我做了我能做的,后面的,是后来者的事,您的意思,我明白,您怕皇朝后继无人,可就是我cao这么多的心又能如何?到时候,我于这个皇朝,也会于您像这个皇朝一样,是不合时宜的。”
周文帝那苍老的脸上,满脸的怔仲。
“人是会变的,一个年头的人,一个年头的事,”太子也很是平静地道,“我们不能拿一个政令,治理千秋万代,现在您不行了,到了以后,也会轮到我。”
他也是会老的。
他也会老得跟不上,经他一手改变的国家。
那个时候,就该他像他父皇一样地放手了……
“不能千秋万代?”周文帝喃喃,脸更疲惫了。
他以为他不过是让位。
原来,却是不能千秋万代。
“嗯。”太子原本想说多说,但见他满身疲惫,不知怎的,那话到了嘴边,竟是不能再说下去了。
他低沉地嗯了一声,最终伸过手去,拍了拍他父皇的手。
他们这种人,要比谁都知道江山易改,没有谁能一统千秋,他们能有的,就是活着的那几十年。
☆、第226章
皇帝渐渐不行,柳贞吉让周容浚去陪他的时间就多了些,不仅让他去,也让他带着渝儿和辰安去。
她到底是多活一世的人,见过太多人的活法,知道人死如灯灭,世上也无后悔药,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重来。
如果对皇帝他纯粹恨得要死要活也就罢了,可皇帝于他而言,是父,更是师,也是那个给他地位的人——他有过,但也是有功。
可以说,如果成就他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的话,就是皇帝……
如果皇后没有给予过他母爱,可周文帝却是一直在他生命里,充当那个叫他怎么当帝王的人。
那样的影响,已经烙在了他的骨子里,已经不是简单的爱恨可言的。
他父亲在人世的最后一段路程,她希望他是在他身边的。
哪怕还是不能原谅,但他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存在。
皇帝不可能再对他做什么,也不可能再伤害他,等以后他彻底平静,再回想如今,也许还能为之一笑。
他还想不到的事,她能想到,无论如何,也还是会催着他去做。
为他,也为他们的孩子们。
他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只会让孩子更加敬爱他。
**
三月桃花开的时候,柳贞吉这天刚请过安,次日,文帝就叫她又过去一趟。
皇帝的jīng神显得很好,他说昨晚梦到皇后,打算去地宫那边去住一段,叫她过来是把凤宫的东西整理出来,同时加内务府的人过来,把东西登记造册,记在太子妃柳氏下面。
往后,皇后的东西就全都是柳贞吉的了……
柳贞吉没料,皇帝是要去地宫那儿。
地宫造的保密,但她知道那是深山老林,离京城数千里,皇帝这一去,怕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她震惊不已,周文帝说完话后,半晌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不说话,文帝问身边的叶苏,淡道,“她哭了?”
叶苏公公小心地看了太子妃一眼,小声道,“皇上,没有,太子妃没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