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清听得那个眼冒jīng光啊,果然是个品xing不错的姑娘呢,不然谁会让个穷困的晕倒的男子坐马车,载他一程,要不是事先遇到了她,她还不定能遇上凌清衍呢,更不会有方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瞬间了。
周文怡被宛清弄得脸大窘,她也没料到会是他,她是听父亲是自己要嫁的人是个孝子,那可是皇上亲口夸赞的呢,在边关服役数十年,依然坚信自己的父亲是正直清廉的好官,势要帮父亲伸冤,她听着便心生了钦佩之qíng,只是没料到会是他,当初在马车上隔着帘子随意jiāo谈了两句,她便知道他不寻常,但是她绝对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自己的夫君。
宛清瞧着凌清衍之前的表现,对这桩亲事铁定是一万个惊讶满意了,这会子瞧周文怡的样子,那也是满意的,宛清觉得她娘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不会像她和莫流宸那时候一般,人家是两qíng相悦了啊。
宛清几个就在屋子里聊着天,好半天呢,凌清衍才回来,宛清和李秋沫这才朝周文怡告辞,出去的时候,别有深意的瞅了凌清衍一眼,音调拖的老长的一板一眼鼓励道,“舅舅,我娘可就指望着早日抱侄子呢。”
宛清这句话声音可不小,方才聊了好一会的天,几人早混熟了,凌清衍也熟悉宛清说话的风格,两人齐齐闹了个大红脸,狠狠的瞪了宛清一眼,宛清乐呵呵的鼓着嘴出去了,心qíng大好啊,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老有人催她圆房了,好像真有些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
至于dòng房里发生些什么,宛清虽然好奇却不敢正大光明的闹啊,舅舅呢,长辈啊,宛清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找她娘说话去了,二夫人听到两人还曾有这么一段,长大了嘴巴,连连叫好,什么叫缘分,这就是啊,想来爹娘知道了心里也高兴着呢。
累了一天,宛清临到傍晚的时候才回王府,一进府就听说礼部侍郎抬了多少的嫁妆来,除了这个,还有个更大一点的消息,三天后皇上要率文武百官举行祭天大典。
祭天求雨,宛清听王妃说的时候那个嘴角直抽,皇上带着百官去跪一跪拜一拜,老天爷就给面子的下两滴雨了,瞎扯吧,不过也知道这是皇家用来安定民心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在这之前皇上该来一封罪己诏吧,老天不下雨都是我的错,电视剧里好像都是这么演的,只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宛清听到这个消息时,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要不要去,好像祭坛不是谁都可以去的,要身份高贵的呢,她应该算不上吧,听王妃说二品以上的诰命都要去的时候,宛清腿就有些抽筋了,才封的二品诰命,就让她跑去做一些没什么大意义的事,还大热天的呢,不过要是天不热也不用他们去,宛清很纠结,这要是搁在现代多好啊,可以直接人工降雨。
宛清接受的是现代的教育,知道这祭天求雨没什么用,但毕竟是给那么饱受苦难百姓带来希望的好事,再者,人家皇上都去呢,王爷王妃都去,她能不去吗,宛清点点头,不管愿不愿意这反抗的话都不能说出口来,必须去。
宛清带着要去参加祭天的消息回到绛紫轩,头一件事就是去书房翻书,把这一部分常识给补上,免得到时候这个不懂那个不懂被人家笑话数落,补完了这些,宛清就洗漱一番睡下了。
第二天,竹云梳云就在准备祭天时宛清要穿戴的衣物了,更重要的做好防暑的准备,梳云手里头拿着沁香对宛清道,“少奶奶,奴婢把沁香装在香囊里到时候佩戴在身上能凉慡不少。”
竹云从外面打了帘子进屋,手里正捧着个牡丹色的碗,冒着丝丝的冷气,听了梳云的话直翻白眼,“沁香要焚才有大效用,戴在身上跟普通的香囊没什么大区别,难不成你还想让少奶奶随身带着个香炉?”
梳云一听嘴巴就鼓了起来,恹恹的把装着沁香的瓶子放回去,随身带个香炉,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宛清轻轻的摇摇头,两人为了她能少受些罪已经忙活好几个时辰了,真是个忠心的丫鬟,接过竹云递到跟前的碗,小勺子吃起来,脑子也在转着怎么降暑气好呢,吃的正欢,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当即把手里的碗放了下来,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吩咐竹云道,“到书房去,我写张方子给你。”
竹云听的点点头,一脸欣喜的跟着宛清往书房去,才走了没两步,外面南儿一手打了帘子,迈步进来,有些担忧的道,“少奶奶,老夫人中暑了,让您去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