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暖_作者:泊烟(49)

2017-04-16 泊烟

  我一听说是赤京来的信使,连忙马不停蹄地奔回房间。

  桌子上放着信。上面盖着父皇的私印。

  我连忙打开,里面是一封很长很长的信。

  父皇问了我的近况,又说了母后和舅舅他们的qíng况。王明珠怀孕了。谢太傅身体每况愈下,谢明岚和霓裳要提前完婚了。

  信的最后,父皇说,“小六,西域都护府最初设置,是为了牵制陇西李氏,安定西北。然如今已渐成国家的诟病。朕赐你调兵令,对你给予了厚望。无论是陇西李氏还是安西都护府,作为皇帝,朕不希望看到它们威胁到皇权的统治。朕惟愿,小六不辜负父皇的一片苦心。此信万不可落入陇西王手中,看完之后马上烧掉。回信也定要用纯儿所赠的印章加盖为凭。父皇。”

  我把信放在蜡烛的火焰之上点燃,看着纸片燃成灰烬,心中怅然。

  纵使父皇疼爱我,纵使是他亲自选了李悠,但作为一个皇帝,他也不能完全放心。

  之前在赤京的时候,关于李悠的威望等各种传闻,赤京人都只当是以讹传讹,没有几个人全信。可是当那夜,李悠被各国来使要求跳秦王破阵乐之后,有心人便看出了那传闻所言不虚,所以我们被追杀了。

  父皇把我嫁给李悠的用意究竟有几重,我不想去深究,我只知道,李悠待我很好,若非涉及国家的立场,我不想做任何伤害他的事。

  “你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gān什么?”

  身后突然响起李悠的声音。我慌忙擦了擦桌子上的灰烬,笑着回头说,“在看太子哥哥送给我的印章呢。”

  我把那枚用月尾紫石雕刻的印章递给李悠看。李悠仔细看了一番说,“这可是寿山石的一种?”

  我惊奇,“你也懂雕刻?”

  “看过几本古书,其中许多词很生僻,就问了很多的汉人和外公。因为太难,所以没有研习下去。”

  “你不早说!太子李纯可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从小跟着他,也略有建树。你要是碰到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我拍着胸膛说。

  李悠不信任地看我两眼,把印章倒过来,看底下刻的字。

  “莼鲈之思?我从来没见过这个词。”

  我窃笑了两声,想起某人的汉语不太好,连忙解释道,“就是思念故乡的意思。”

  “有什么典故吗?”

  “典故……”我只知道意思,不大记得典故了。

  “汉人的成语,不是总有典故的吗?这个词一看就是化用典故而来的。”李悠很较真。

  我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把典故给想起来。但又实在不想在某人面前丢面子,就自己胡乱编造了一段,以为能忽悠过去。

  谁知,某人听完后沉默了许久,淡定地下了结论,“半碗水。还不如我。”

  我怒了。

  我怎么说也受了山神十来年的汉文化熏陶,被一个连“双宿双栖”都不知道的家伙嫌弃,面子上肯定过不去。所以我拉着李悠开始谈古典文化,从孔子到老子,从老子到庄子,两个人也从桌子上到地上,然后不知怎么的,就到了chuáng上。

  最后,孔孟老庄都没怎么聊到,反倒是被某人狠狠地反教育了一顿。

  什么谦虚是一种美德,什么要敏而好学云云。

  我被某人反教育得□。但可恶的是,完事了以后,某人不让我碰他,急急地披上衣服,就沐浴去了。

  来王府这么久,我从来都是在房间里沐浴的。小东会派人把木桶和沐浴用的东西送来。可李悠的沐浴地点,好像一直是个秘密。

  晚饭的时候,李悠因为要处理公文,没有来吃饭。我就好奇地问小东,“你们王爷都躲到哪里沐浴呀?”

  彼时屋子里站了很多人,一听我的问题,都在窃笑。

  “我,我没有别的意思。”

  小东哈哈笑了两声,解释说,“王爷有自己的浴池。不喜欢外人打扰。”

  “露天的还是封闭的?”

  小东好像看出我在想什么,“是封闭的。而且有人把守着出入口。”

  “啊,这样,也太谨慎了吧。”我在心里惋惜。如果是露天的,本公主哪天心qíng好,还可以去偷窥一番。反正他都被我看光光了,亲光光了,也没什么好害羞的。再说,一个大男人,还能比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