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胆!”太监身后的士兵纷纷拔出了刀剑,对着李悠。
“放肆!”李悠喝了一声,那几个士兵瑟瑟抖抖地往后退,宣旨太监的气势也弱下去了,“先……先帝的遗诏……诏在新帝的手中……不,不曾带来……”
“小东!”李悠头也没回,“去把我书房里的长形锦盒取来。”
“是!”小东小跑着去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觑。我用力地掐着小陆子的手臂,怔怔地看着李悠的背影,只觉天旋地转。这一刻,他好像离我很远。他想gān什么?他在怀疑什么?
很快,小东就把一个锦盒取来了。李悠打开来,居然拿出一道明晃晃的圣旨,展开来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大行之后,命公主李画堂和驸马李悠皆不得进京举哀。钦此。”
众人皆是一怔,宣旨的太监指着李悠还没开口,李悠就说,“公公想说这是假的?大可拿去看看,这圣旨上的笔迹和玉玺,是不是假的。”他看了太监一眼,又补充道,“若是连先皇的笔迹和国家的玉玺都认不出来,你这太监,才是假的。”
宣旨太监看完那圣旨,眸色就沉了下去,接着与身后的士兵一起跪了下来。
“王爷饶命,小的只是奉旨行事。王爷饶命啊!”
“回去告诉霍大将军,本王拿着先皇遗诏,公主李画堂以及本王都不必进京举哀。”
“是,是……”太监和士兵一边跪着往后退,一边应着,慢慢退到门口,站起来转身就跑。门外几声混乱的声响,接着就是马蹄远去的声音。
李悠把圣旨jiāo给小东,这才蹲下来看着我。
我满眼都是泪,父皇驾崩,突来的遗诏,我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去理清什么。
李悠按着我的肩膀,眸光深沉。他好像有很多话要对我说,但是都凝在嘴边,嘴角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我能相信你吗……”我哽咽地说,“我能一直相信你吗?”
“暖暖……”
我扑进他的怀里,痛哭失声。
世宗皇帝治世的第四十个二年头,暑气正重的时候,他甚至来不及看自己未出世的长孙一眼,就匆匆辞别了人世。我对他有爱,有恨,有感激,有戒备。甚至在小陆子的事qíng之后,发出的最后一封信是:“父皇,这一次我恨你。”
我心里隐隐有个地方一直在告诉我这一天终将到来,等到这一天真的到来了,我却没有能力承受。
他喊别的孩子,都是喊名字,却独独喊我小六。他说六六大顺,这样喜气。
我儿时他带我微服出宫,寺里主持说我福薄命浅,他奉若神谕,亲自去跪了两个时辰,为我求了长命锁和长命签。
他总爱抱我在膝头,给我讲很多的故事。从褒姒祸国,讲到昭君出塞。他总能说出很多书中没有的大道理,教我做一个明辨是非,心怀仁义的好人。
在我及笄以前,总跟他说,我以后会给他做衣裳,会给他买糖人,每每这样说的时候,他总是乐得开了怀,夸我孝顺。
他给了我母后没有给我的爱,他给我一个皇帝本不能有的父爱,今生,我却再也不能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我不让李悠陪,一个人躲在房里悲拗恸哭,小陆子一直跪在我的脚边劝我。可当儿时的一幕幕印入我的脑海中,泪水就不住地汹涌而出。“小陆子,父皇肯定恨死我了吧?所以没有给我留下只言片语。我这个不孝的孩子,连他临终的时候,都不能守在他的身边。”
小陆子噙着泪看我,然后慢慢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
“这是先皇,给奴才发来的最后一份手谕。要奴才在他驾崩之后,亲手jiāo给公主。”
我一惊,伸出手去,迅速地撕掉封口,里面只有两行字。
“孩子,爹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不要恨爹。”此时他的字已经显得虚浮无力,纸页间,还有模糊的血印。这行字之下,还有一句话,“请盖上纯儿的印章,并拆掉你娘和明珠所赠的香囊。”
至此,我已经明白了几分。迅速地走到书桌前,拿出李纯的印章,重重地按了下去。
“啪”的一声,印章的顶盖弹开,我从里面倒出了一块金子打造的猛虎。我和小陆子皆是一愣,然后我又拆开了那个鸳鸯香囊,从内里拿出了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