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南该吃奶了。
在船上这段时日,长南也算是被他说一不二的父亲定好了吃奶的时辰了,白天吃奶两次,夜晚吃一次,再喂三顿的米糊糊,说来除去适应那面她被长南哭得心疼,现下带长南比之前确是省事多了,才半岁多点,晚上就不怎么起夜了,往往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长南吃完奶就睡了,见孩子睡着,狄禹祥抱着孩子,看着她整整着刚抬进来的摇篮。
摇篮是她父亲为长南请了淮安城有名的工匠用樟木打的,还有一些小锣鼓小木头人,她都从淮安带到了京城,加上长南祖父祖母添的,光长南的衣物细琐之物,都装了两个箱笼。
她的饰物全在一块,才堪堪装了一个箱。
狄禹祥扫了一眼他们的屋子,原来的主人家按他的话把他们家的chuáng都抬出去了,他昨晚去寻了张新chuáng抬了进来,现下,整间大屋里除了chuáng,什么也没有。
“明天和我去东市逛逛,那边有打家具的,去给你买张妆台。”看她把摇篮铺好,狄禹祥把长南放在了里面,给儿子盖好小被子。
“嗯。”萧玉珠点了头,想了想又道,“京中人跟我们穿得不同,不知道哪儿有成衣铺,我想去看看。”
“好。”狄禹祥摸着她的脖子,与她站在摇篮前面看着他们的孩子,“要什么你今天都想好。”
萧玉珠微微一笑。
见她还笑着,狄禹祥不禁笑问她,“还笑得出来?家里什么都没有。”
“明天就有了。”萧玉珠抬眼四处看了看,“现在这里是我们的家了,以后什么都会有。”
入乡随俗,京里的事她也算打听出了一些,衣食住行,比照着这里的普通百姓家来就是。
**
狄姓氏族自来有着他们的一套规矩,萧玉珠在狄家过年的时候已被族老叮嘱过,入住京城的第一天,第一顿饭必须先祭祀。
因此,他们头先要做的事就是在天黑之前把饭菜做好,摆好祭果祭酒。
在入夜之前,家里总算收拾了个样子出来,喜婆婆带着桂花也把饭菜弄好,萧玉珠按着族老的叮嘱在huáng昏之前挑了个先前定好的时辰,狄禹祥领着堂兄堂侄祭过天地与先祖,跟当地的土地爷报了个入住的信,一家人才开膳。
随后,狄轼就带着狄小七要走。
京城有夜禁,过了戌时还在外头行走,抓住了就要被官府打板子,他们寻的那处住屋在三教九流都有的闹市,与狄禹祥这边住的地方一东一西,方向截然相反,走路也需得近一个时辰,眼看天就要黑,时间也有些来不及了,他们扒过几口就走,他们先前呆在这,主要也是为了祭祀祭拜天地先祖。
“等会,把被褥背上。”见他们放下筷子,告了个罪说走就要走,萧玉珠忙起了身,让喜婆婆把先前准备好的两chuáng粗被拿了出来,“带上走罢,入夜了,你们也没处买去。”
“这……”狄轼犹豫,看向狄禹祥,见他点了头,才向萧玉珠拱手,“多谢侄媳妇。”
因狄禹祥有着身份,对他的多礼萧玉珠也没回礼,笑笑算是领意。
狄轼他们背了自己的包袱,又多背了一chuáng被子,出得了门,就快快加快了步子。
“回头等他们住下,让喜婆婆和桂花过去,把该添置的东西帮他们添置一下。”萧玉珠回头朝狄禹祥道。
“你看着办。”狄禹祥笑笑点头,她说要办什么事,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
萧玉珠对此也些无奈,她不是什么事都懂,但因着他这句看着办,她不得不bī着自己去懂。
可确又没什么好法子,他有他的事要做,想来就像她觉得cao持一家上下的事有些吃力,他的事也是不轻松的,她也就不忍心跟他说她的为难之处。
他做他的,她便也做好她的罢。
**
隔天,萧玉珠在出门之前,跟狄禹祥商量着把小正堂地上的青砖换了,厨房也请人过来把旧灶火再打过,还有被虫柱空的朽梁也要换过一道才是好,这些事狄禹祥都点了头,叫了狄丁去打听做活的人。
粗粗用过早膳,把长南jiāo给了喜婆婆,萧玉珠跟他去了市坊,把家中需的一些家具添置好,成衣上下都买了一身,她在成衣铺细细翻过不少样式,在街上又见了人身上所穿的,随后买了些布料回来。
狄丁那边找好了人,屋子准备大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