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听见她这样说,也便没再言语,须臾间宁彻宣从学里回来,宁纤碧见他手里拿着两包点心,不由得笑道:“又是从姨太太那里回来的?看看你这贪吃的样子。”
宁彻宣笑道:“没有,在二门外遇到表哥,是表哥给我的。”说完他便对宁纤碧道:“姐姐们以后不上学了吗?一连几天也没看见你们上学。”
宁纤碧笑道:“不去了,原本我们上学。不过也就是识字读书而已,又不用考科举。”
宁彻宣一脸羡慕道:“真好,我要是也可以不念书该多好啊。”话音刚落,就被兰姨娘骂了几句,宁彻宣撅着嘴,宁纤碧见他垂头丧气的模样,忙笑着安慰了几句,又带着他出门。
一出门。宁彻宣便高兴起来,小声对宁纤碧道:“姐姐,表哥大概遇到齐家的那位姑娘了。”
“哦?怎么知道的?”宁纤碧没想到这小子竟能带来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当下也来了兴趣,连忙把他拉到自己房里,兴奋问道。
“嗯,我在二门外遇见表哥,他答应今日给我带四包点心来。结果只带了两包,我就问他,表哥一开始撒谎,被我识穿了。便央求我不许告诉别人。这才和我说,在路上遇见了齐家的人,让他们带回去了两包。姐姐你想啊,如果是齐家普通的人,表哥怎么会给他们点心,若是长辈,这两包点心也拿不出手,怎么着还不得把四包都给了?也算是诚意,因此我猜着,必然是遇到了那位齐姑娘,所以才直言要给我留两包,也只有齐姑娘才不会怪他,姐姐说是不是?”
宁纤碧忍不住笑着戳了他一指头,摇头道:“这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就在功课上不出成绩?可见你是不用心,若是用心了,绝不是这样儿的。”
宁彻宣嘻嘻笑道:“功课哪有吃的好?”说完还吐了吐舌头,小声道:“姐姐千万别把这话告诉爹爹,不然他又要打我手板了。”
宁纤碧翻翻白眼,恨恨道:“得了吧,就爹爹打你那点力道,你也好意思叫苦?若不是他纵着你,你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姐弟两个说着话就到了宁纤碧的房间,院中厢房门口,肖姨娘倚在门框上,微微笑着看她们的背影,眼中一片冰寒之色。
百糙阁终于开业,这一天宁纤碧特意和余氏说了一声,只说是去给三爷爷捧场,余氏却不知道这百糙阁实际上是她的产业,自然也就同意了。因此一大早,她便坐了车出去。
还没到百糙阁,就听见鞭pào声,蒋经造的声势十分浩大,百糙阁前除了鞭pào外,还有一队舞龙舞狮子的,这种景象北方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年节时才能看到一回,因此时这里便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宁纤碧的马车进不去,只好绕道在后门进去,就见原本还空dàngdàng的大药铺子此时已经变了模样,那些崭新的柜台柜子她都是见过的,此时在东边靠窗处,却又有一张大huáng花梨的桌子,后门一把椅子,这是给宁德荣预备的看诊座位。另一边柜台里,站着五个伙计,都是眉清目秀的模样,还有一个中年人,看样子是蒋经请来在这药铺里主事的,此时外面虽热闹,这主事和伙计们却只是往外面看着,并没有出去。
见宁纤碧进来,几个小伙计都有些错愕,心想这位戴斗笠的是谁?这……从哪儿进来的?他们却不知道一早上蒋经就料到了这qíng况,所以给宁纤碧留了门。
蒋经就在大门口,听见屋里说话声,回头一看,便笑道:“我猜着你定要来的,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没想到这样早就过来了。”
宁德荣在人群中也听见了说话声,从门外走进来,捻须大笑道:“芍药过来了,啧啧,不是我夸经哥儿,这事儿般办的真是滴水不漏,不愧是经历过的人,若是你我来办,还不知是个什么模样呢。”
宁纤碧笑道:“表哥这些日子为了妹妹的事qíng辛苦奔忙,大恩不言谢,何况妹妹此时分文没有,也没什么东西可以谢表哥的,这份qíng,我记在心里,将来若有时机,定当图报。”
蒋经笑道:“你有这个志气就好,不过我可一点儿也不盼着需要你图报,那岂不是说我要落魄无依?”
宁纤碧摇头笑道:“绝不会的,表哥聪明绝顶,在经商一道上最有天分,妹妹还等着将来借你的光呢。”说完却听宁德荣笑道:“这还差不多,老头子刚刚都听不过去,还说什么定当图报?你这丫头又有什么能报答经哥儿的?是了,听说经哥儿要定亲了,看来到时候你得准备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