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说法姜老太君倒是头一次听过,不由来了兴头,曲夫人在一旁失声道:“啊哟,竟然有这样霸道的毒糙?真真是令人胆寒,难怪人都说岭南和西南那里都不好住人的,果然如此,若是遇上了这种糙,岂不就是必死无疑了?”
宁纤碧笑道:“有趣儿的是,这种毒糙虽然霸道,然而若是中了毒,挣扎着向四周走一走,百步之内,就有一种藤萝,只需将那藤萝上的花朵放在伤口上,毒素便会自动被这花朵吸出去,到时候人也就转危为安了,这便是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一番话听得众人津津有味,就连几个姐妹和白采芝,也都瞪大了眼睛。
其实这却是宁纤碧在现代看武侠小说落下的后遗症,那时候她常看到有的书中提起过这“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辅以一些中毒后寻到灵药的qíng节,她一直都对此半信半疑,有一次便问了宁德荣,才知道“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是没错的,但是如这般巧合的,却不多见,唯有在南边那些毒物瘴疠横行之地,倒是经常出现这种qíng况。老太爷还以自身经历过的事qíng为例子,讲给宁纤碧听,因此才有今日她说的这个事儿。
众人听的高兴,姜老太君忍不住就问宁纤碧一些寻常的养生知识,想也知道,这如何能难得住她?这些东西府中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但像宁纤碧这样讲的条理清晰,把前因后果都阐述清楚的倒是不多。一时间,众人都听着她侃侃而谈,颇觉有趣。
说到最后,宁纤碧见所有人都用慈爱的目光看着自己,也不由觉得心里有点发毛,知道自己这次显摆尽够了。
之所以今日说这么多,便是要为日后制药打好基础,到那时,即便自己真的制出那些新药,众人想起她这样小小年纪,就在医疗方面有这样造诣,也就不会十分奇怪了。
因便以府中补药太多,过犹不及作为结束语,果然又引起了姜老太君的关注,待听说人的身体还是要靠日常锻炼,一味进补却是不合适,例如府中每次制药,人参养荣丸甚至能制上千粒。这药也是有年限限制的,制的太多,都吃了,则补得过了头儿。吃得少了,剩下那些到了年限就不好给人吃,反而làng费了。如此这般的大道理侃侃而谈说了半天,只让姜老太君等都生出“豁然开朗”之感,同时对宁纤碧也不由得另眼相看。
独有元氏,肚皮都快要气破了,她不知道宁纤碧这一席话是不是受了余氏的挑唆,但她心里却认定是这样。只因为这个月的花粉钱,她只批给了余氏二十两银子,比从前的四十两足足少了一半。
其实这二十两买胭脂水粉,一个月也尽够了。只不过从前用四十两,买的都是好的,她丛中也能贪下十两到十五两银子,如今下了一半,余氏只是贪不着了,另外下人们分到的胭脂花粉质量就要稍微差上那么一点点,这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能说是她借这样机会,出心中一口恶气罢了。
谁承想昨儿才给了余氏二十两,今儿宁纤碧这一番话,却是让她一年损失了一二百两银子。
伯爵府每年单独进补的药丸和治疗各种常见病的药丸,那是每三个月就要制造一批的,多是托给外面妥当的药房来做。这其中利润惊人不说,只要元氏以“关心”为名,账上多报一些补药,谁也说不出什么,她从中得利自然就越丰厚。
然而今日宁纤碧说出“补药太多,过犹不及”的话,姜老太君便立刻发话,让以后补药减半,这细算算,损失甚至都不是一二百两,便是三百两,恐怕也是有的,怎不让余氏ròu疼心也疼。
曲夫人和余氏都是清楚这其中猫腻的,姜老太君也未必不知道,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此时有了宁纤碧这番话,正好方便老太君下命令。因元氏剩下的时间里,再看向宁纤碧的目光便是咬牙切齿的。
宁纤碧只做不知,就连余氏心中也是惊疑不定,暗道这只是女儿无心说出来的?还是故意瞅准了这个机会给自己报仇呢?思及女儿的xing子,她还是不敢相信女儿能有这个心机,也许只是话赶话说到这里了吧。
第39章 香露
事实上,宁纤碧就是故意的。
元氏把持着府里大权,这样还不知足,还是要找各种时机方法打压余氏,这让她非常不满。母亲为了差事和三房的利益,可以暂时忍耐,但她只是一个小孩子,用不着顾忌这么多,何况今日又是姜老太君临时问起自己学医的事qíng,自己才说了出来,又不是主动说起的,如此一来,连母亲的嫌疑都摘了出去。当然,元氏恐怕不会相信,但她愿意怀疑就怀疑好了,若是一味由着她这样欺负,这日子也没法儿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