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手回春_作者:梨花白(7)

2017-04-15 梨花白

  余氏当日嫁过来时,身边倒是带了两个丫头,一个叫做玉兰的对余氏忠心耿耿,后来嫁给一个管事的儿子。另一个玉芝却是伶俐聪慧,宁世泊生恐抬了她做姨娘后,生出那些贪婪心思,因此最后到底从家生子儿中选了一个姿容不错,看着身材好生养的收了房,果然,兰姨娘进了门没多久,就传出喜讯,之后就生了宣哥儿。

  兰姨娘的为人宁纤碧是清楚的,十分温柔可靠,对余氏也足够尊重。自己从小和宣哥儿的感qíng也很好。

  本来这一家是和和美美的,却不料宁世泊之后被人算计,不得不将那个肖姨娘收进门,从此后,这三房就被那狐狸jīng给搅得漫天风雨,让余氏在妯娌和婆母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了。

  余氏和宁世泊先去宁馨院给老太君请了安,余氏又服侍老太君用过晚膳,这才回来,宣哥儿又跟着余氏玩了一会儿,一家人才用了晚饭。

  要说起来,就连宁纤碧都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母亲真正是深受三从四德荼毒,这个贤惠心慈就别提了。

  宣哥儿因为是三房唯一的根苗,所以出生后便被抱到余氏身边,认在她名下,被当做嫡子来养育。

  只是余氏看兰姨娘每日里渴望期盼的模样神qíng,又觉着不忍,到最后,这宣哥儿等于是在她们两个手里长大的,对两人都是一样的尊敬亲切,这却是三房的一桩美谈了,从前宁纤碧只觉着这是古代女人的生存守则,只如今,她重活一回,自然不会再这样想,只觉着宁氏虽然可敬,又何尝不可怜?

  吃过饭后,大家捧了茶坐在一起吃,通常这是三房最活跃的时候,兰姨娘和余氏都喜欢听丈夫讲那些古往今来天南海北的逸闻趣事,而宁世泊在这方面也是十分的没有架子,高谈阔论侃侃而谈,气氛十分融洽。

  宁纤碧窝在余氏怀里,静静听着父亲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小小的外室内回dàng着,心中有一股又一股的暖流激dàng:多少年了,她竟然还能再过一次这样的生活。原先只恨造化弄人,然而现在,她是真心实意的感激上苍,感激它还能再给自己重活一次的机会。

  话题渐渐就转移到即将归家的宁三老太爷的身上,余氏便道:“今儿老太太把我们叫去简单说了下,当着那么多人,我也不好问。却不知老爷知不知道这三叔的qíng况?究竟这里面是怎么一回事?我如今还是云山雾罩的呢。”

  宁世泊笑道:“你们这还真问对了人,合家除了老太太,恐怕也只有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委。”

  说完喝了一口茶水,笑道:“三叔从小儿就和咱们家失散了,唉!也是他运气不好,偏赶上离乱时候出生,当日举家随着大队伍撤往别处,祖母生下他后,咱们家人竟被乱兵追上,马车四散奔逃,祖母和三叔也被冲到了不知什么地方,祖母想着一旦遇上乱兵,母子两个都难逃一死。所以便忍痛将三叔托付给当地一个人家,只身追赶祖父去了。后来安定下来,祖父和祖母派人回去寻那户人家,不过是三个月功夫,那户人家就已经搬得不知所踪。这事儿一直到祖父祖母闭眼之前,仍是泪流不止,当是他们心头的一大遗憾了。”

  兰姨娘便皱眉道:“那户人家怎地如此不守信用?既托付了他们,便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才是。”

  宁世泊冷笑一声道:“原本祖父祖母也不知这当中有什么qíng由,那会儿虽是乱世,可后来去寻他们的时候,那村子分明并未经历过什么磨难战火。直到前些日子,大哥遇上了三叔父,见到了戴在他脖子上的那尊玉佛,两人相认之后,这才明白原委始末。”

  第5章 姐妹

  余氏和兰姨娘都忙问端详,宁世泊最喜欢妻妾这样崇拜地看着自己,当下不由得拿捏了几句,只把宁纤碧也逗得笑出声来,这三十多岁的男人才觉着脸上有些挂不住,咳嗽一声道:“原来那户人家无后,三叔被jiāo付给他们后,恰是刚刚出生,因此夫妻两个起了私心,竟然匆匆搬走,从此后只把三叔当做他们自己的儿子来养,唉!也是祖母没有经验,但凡要托付孩子,自然要查探下对方qíng况,不过那时候兵荒马乱的,祖母想来也是六神无主,哪里能够照看的这样周详?”

  余氏与兰姨娘一起点头,又听宁世泊道:“不过那家夫妻两个倒也算是良善之辈,对待三叔十分的尽心尽力,直到那家老太太亡故前,才把这玉佩和身世与三叔说了,唉!她们平生就做了这么件有愧良心的事,却是一生不安。也不知三叔怎么想的,都明知道自己的身世了,竟也不过来找寻咱们,若不是这一次大哥和他遇上,恐怕他这一辈子都别想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