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小乔在哪里?那个聪明机灵、有经商之才、被火苗烧黑了脸、被人打落门牙、偏偏爱笑又多嘴的娇憨小子,他……还在不在这个世上?
赵瑜两眼空dòng,俊美的脸上满是忧伤,无助的神qíng与他通身散发出的阳刚之气,行动间的沉稳gān练极不协调。
所以才等侍卫退出才转回身,是因为他一时收不回低落的qíng绪,不想让属下看到他失态。
他不怕找不到小乔,怕的是小乔真的像大哥说的:“已经没有了,消失在那场大火里”
他得了这句话,足有十天不理大哥,连面也不想见,最后大哥无奈,只好绑了张兆亮来,那时另一个姓彭的侍卫已经在战场上折殒。
张兆亮说:“属下护卫不力,请四公子处置”
大哥说:“我原先确实不知道小乔是你义弟,那就是小主子,护卫们保护不了他,便是犯了死罪你杀了他吧,左右都是死,他不敢有怨——在当时那样的qíng形,如果他们为了救小乔而舍弃你的命,我也会将他碎尸万段”
他没话说了,道理他不是不懂,但他有恨,恨这些侍卫不把他的话当真,如果小乔是他亲弟弟,他们敢大意么?
还敢隐瞒他,虽说又是大哥旨意,连同大哥身边那个方先生都不是个好东西,给他做的什么针炙,弄得他头脑乱了好一阵子,在大哥的帮助下他倒是把身世搞清楚了,却又忘了小乔但他终究是慢慢想起来了,或许潜意识里觉得那段经历太重要,每天总觉得脑子里有某种东西、某件事没办好,他也不急,闭目静静地思想,直到某天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小男孩,那小男孩笑容可掬,天真无邪,仰头冲他喊:“哥哥哥哥”
只是一瞬间,所有善于他们两个人的记忆都随着这一声哥哥回来,他独自闷在房里半天,出来带人抓了张兆亮和他的手下,拖到校场上一通bào打,所有人目瞪口呆,大哥赶来怒斥他,也不管用,兄弟争执不下,惊动了父亲,他的解释只有一句:“小乔,在哪里?”
赵琮呆住,张兆亮等人低下了头。
赵琮实话实说,小乔确实是“消失”在那场大火里,他想着大家应该心知肚明,七八岁一个小孩,难道还有能力逃生?他不说“死了”,还是怕刺激赵瑜。
赵瑜气怒难消,凭什么这样断定?过后派了人立即赶去查看了吗?
赵琮无奈,主仆二人方给他演了那一场,之后大哥倒也花了不少力气替他寻访打探小乔消息,但也和他一个样,都是竹篮打水。
父亲和大哥都有些好奇,找着机会问他小乔的事,何以就成了他的义弟?他告诉他们,他受重伤失去意识,是小乔救了他,父亲和大哥恍然大悟,表qíng就是:原来如此。
他们却不知道,在他心里小乔比他的命还珍贵,过去是,现在,他依然这么认为。
就算了解真相,前前后后所有的记忆全部在脑子里汇合疏通,知道小乔不是他的手足、跟他毫无血缘关系那一刻,他仍然把小乔放在心里,幻想有天忽然在街上遇到他,他定会把他当亲弟弟一样珍爱,告诉他以前在厚院跟他说过的话,许过的承诺,不会因为不是亲兄弟而有所更改可是幻想终归是幻想,这么多年,江南吴州几乎被他的人翻了个遍,却没有小乔的消息,倒是给他报来当年沿河一带死于那条河边、与小乔年龄相当的数名小孩qíng况,把他气得脸发青,直接将人拖下去打板子。他不相信小乔会死,那样活蹦乱跳、聪明灵慧,哄人的时候嘴巴像涂了蜜糖,随意将他扔在哪个城镇,都不可能饿得着他。
可是荒郊野外呢?火海、深河、人贩子qiáng盗手里呢?赵瑜不敢想这些,心会发抖缩成一团,揪然生痛想起小乔的时候正是靖国难战事最紧之时,作为父亲手下独挡一面的主gān将,他不能有半点分心,只能派了几个人下江南寻找,自己则全力以赴用在大事上,之后离间计成功,析离瓦解城外守军,用奇兵入城进驻守卫楚王府,与死守皇宫的晋王亲信和晋王诸子短兵相接,殊死搏斗,晋王大势已去,终究是螳臂当车力不从心,父亲顺利登基,又经过半年多肃清朝官党羽,第一批下江南寻找小乔的人回来禀报:一无所获。
他又派去第二批,第三批,后来终于空闲了些,迫不及待地要下江南找人,谁知北边又吃紧,父皇一道圣旨下来,他连夜就整装赶赴边关,离小乔,更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