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良缘_作者:凤亦柔(29)

2017-04-16 凤亦柔

  被陈应景引发前世追星qíng怀,小乔忽然特别想唱歌,又不好唱那些流行网络歌曲,随口哼了个调子,是梁祝里的十八相送。

  此时已回到火堆边,不少小孩回家吃晌午饭,陈应景不忙回去,人少松活,他往火边靠近,坐在一张条凳上,伸出手向火,一边看二虎在廊沿下破大竹。

  四蛟听见小乔哼曲子,说道:“我也会!”

  小乔说:“唱来听听!”

  四蛟张口就唱:“月光光,照地堂……”

  声音倒是清脆高亮,却太幼稚了,这是儿歌好不好?

  小乔笑着说:“我教你一首!”

  “好啊!”

  二妞在旁道:“我也学。”

  小乔点头,看着火堆边几个六七岁小孩:“一起来,谁学得快数谁最聪明!”

  孩子们来了兴趣,小乔拿出玩家家的兴头,当老师教他们唱小学时候唱的古诗歌谣:“远看山有色,近观水无声,chūn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现代小学并没有这种配了乐谱的教材,是位家庭教师给她看的碟子,因为喜欢其中古色古香的山水画背景,印像深刻,唐诗三百首背得顺溜。小乔其实不敢自称聪明,她学习成绩优异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有家庭教师开小灶,而且外边一有好的教程学习方法,最先接受试验的一定是她,爸妈望女成凤,什么速记法速成法提高效率法填鸭子似地往她脑子里灌,小学到高中,南来北往学了无数个方法方式,她觉得如果谁需要的话,自己都可以研制出一套教程来给他用。

  “会唱了吗?这是一首诗词,大家想想诗中意境,为什么山有颜色,流水却没有声音?chūn天都过去了,花儿还常开不败,鸟儿站在枝头,有人在跟前走来走去,它也不受惊飞离!”

  五六个小孩你瞧我我瞧你,傻笑着不说话,二虎不剖竹片了,若有所思,陈应景不作声,诧异地看着小乔,有两人从汪浩哲房里出来,是大牛和三豹,三豹说:“水无声,花儿常开不败,鸟儿又不会飞,难道它们是木头刻的?”

  大妞在对面房廊下择菜,抬头说了一句:“是画!一定是画的绣样!我看见莲表姐绣过花儿!”

  陈应景面露微笑,四蛟一推小乔:“是不是?是画吧?”

  小乔蹲在火边,不提防被他推得跌坐地上,站起来拍拍屁股,说道:“是的啦,大妞真聪明!”

  大妞抿嘴儿一笑,一个叫冬哥的小男孩说:“我娘说我笨不让上私塾念书,我这一下子就背上诗了!这么容易,回家背给我娘听去!”

  冬哥要回家,另外两个也跟着兴冲冲跑了,大牛笑道:“小乔,你这诗也太容易背了吧?我没唱,也记着一副画了呢。”

  小乔笑:“其实读书背书并不难,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背书容易得很,一天看完五六本书不在话下!”

  她忽略了一个问题,速读法应用在现代书藉比如闲文小说之类效果是不错的,满是之乎者也的古文言就不一定了。

  孩子们再次被她震倒,陈应景坐不住了,读书真像她说的这么容易,那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以后万一科考有个不顺岂不是被乡邻们笑话死?

  “你刚开蒙罢?教他们背的诗再容易不过,真正背圣人贤文,岂是你说的这般轻松!”

  陈应景一边反驳她,一边从腰侧抽出一本线装书递给小乔:“这书你会看吗?你既说背书不难,容你用半个时辰诵读其中一篇,当场背出来,可以吗?”

  几个大小孩楞怔一下,大牛说:“应景,小乔才七岁,他懂什么?不过随口说说,哪里真会看你这样深奥的书!”

  二虎也说:“算了吧应景,小乔自来爱说笑……”

  小乔拿过陈应景的书翻看封面,是一本《论语》,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道:“你还没考取童生吧?”

  三豹说道:“应景考过县试了,得了个第三!”

  “是么?真好,得了第三!”

  小乔漫不经心地应着,把书翻得哗哗作响,陈应景被她的态度激到,红了脸,他根本不相信这小男孩能读懂这本书,只想让他弄明白读书的辛苦罢了,谁知这第三名说出来却触动了心底一根弦,也不等小乔背书,伸手把书拿了回去。

  小乔笑笑,早就读过的书,并没认真看,随口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