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huáng文清,比我小两岁。还有妹妹,huáng文丽,小我五岁。好像还有一个更小的妹妹,是后母冯氏所出。”
小乔忽然想起来,认真地对赵瑜说道:“我虽然从出生起就抱在母亲韦氏身边做为嫡女抚养,但我是良妾林氏亲生就是说,细究起来,我实际是个庶女,怕不怕别人说你……”
第一百六十三章惊醒
赵瑜侧转身吻住她的嘴唇,许久才放开:“是你惹我的,这觉也不用睡了,索xing就说话吧——莫说你母亲韦氏存了私心,将你当成她自己的亲生女,族谱上写的是嫡系子女,就算没有这回事,那又如何?只要你是我的小乔就可以了,管什么出身地位谁敢论说我的妻子,让我知道,不饶他”
小乔笑嘻嘻地在他脸上啄了一下:“人的清浊贵贱,岂是一个嫡庶分得出来,我也不屑就是跟你说一声儿,寻常富贵人家还那么讲究,何况你们皇家宗室?不过我母亲好像挺有先见之明,像知道我将来要嫁给你赵瑜,面上的事她早早做了安排,省得多费唇舌”
赵瑜点头:“倒也是听说韦夫人极贤惠,是位慈善淑德的主母”
“嗯是外公的长女,出自耽美书斋,真正的淑女闺秀可惜她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全靠姨娘照顾打理我们这些小孩,因而哥哥们对姨娘也很尊敬,母亲去世前留下遗言让姨娘扶正,本不应有冯氏的,祖母嫌弃姨娘是书馆穷教书的女儿,门庭低微,另为父亲聘娶了冯氏,她父亲好像也是在朝里为官的,我们家,就开始乱了。如今没有了冯氏,一家人落难流放在外边,祖母才允父亲将姨娘扶正,我们才能唤她一声娘”
“你家祖母,也是个闲不住的,将你父亲看得挺紧啊,与我家皇祖母有得一比你小时候没少吃她的亏吧?”
“不记得了母亲身体不适,我多在母亲身边陪伴,不与祖母亲近连姨娘,也不常见的。”
小乔胡诌了一句,七岁之前的事qíng不记得,说不正常也正常,不往心里去的事,就是不记得。别说huáng家祖母,就是父亲大人、生母林氏和大哥弟妹,她都没印象,当年不是头上受了伤吗?只说砸坏头了,很好的借口赵瑜笑道:“按理说,两位岳母,一人出自书香门庭,一人是秀才之女,弄不好两位都是博览群书的才女,知书达理,循规蹈矩,怎的教出你这个古灵jīng怪的女儿来?我们在潘家住的时候,你与那陈应景比背圣贤书,诗词歌赋都懂,小小年纪,能学到那些很不错了,当时我自觉我们家世不错,认为你能懂这些并不奇怪。谁知你还会做菜、撺掇人开酒楼,会唱曲、给天香楼抄写曲子,最后弄出个qiáng记背书法,利用陈应景把陈应章和刘朋引了来,赚人银子,还要他家二十几亩好田地免租耕种两年……这谁教你的?两位岳母要是都会这么算计人,你家不早乱套了?”
小乔噗地笑出来,摸着额角:“这个,不是她们亲自教的……我开蒙得早,学会认几颗字,偶然得了一本游记,觉得好看,便在家里好几个书房四处乱翻,看的多是游记、杂谈、逸事笔录,又好奇,什么都要问要学,小孩子记xing好,一学就会的。你看我文正哥哥现在这样子,小时候他可是我们家的混世魔王,他出去玩我要跟着,他也会带上,要不我扮男孩怎么那么像,跟他出去得装成他的小厮——我们昨晚去的邻居沈家,他带我去的最多,惹着人家小姑娘了,人家带了父亲来,巴巴儿等在门口,要请他家去吃饭,这回看他怎么办”
把话题引开,赵瑜果然觉得有趣,笑个不停:“你们兄妹两个可真会闹文正不是订亲了么?”
“是啊,外公给订的,江南大户人家女儿,姓刘。”
小乔松了口气,索xing把赵瑜的思路引开更远些,省得他再来细究当年那些奇怪的事qíng:“原本外公写信来叫我回江南议亲的”
赵瑜在她屁股上轻拍:“打你了啊,还惦记这事呢都已经传信让宋指挥使派官船将外公送来京城了,到时让他好好看看,我这个外孙女婿比他老人家原先看上的那个,是不是qiáng多了?”
小乔笑着躲避他,随口喊了声:“哥哥”
“嗯——叫赵瑜”
“瑜哥哥”
“……”
小乔偷笑,赵瑜说:“以为我不知道呢你那个小丫头叫小鱼,上次就拿她取笑我的吧?此瑜非彼鱼,不准想歪了我看不行,得把她名儿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