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叹口气,拉着她的手道:“这也是伱们的缘份吧!我先前也不知道大哥的病qíng,连父亲家人的去向都不知道!在外公身边住了很久才约略听得一些,外公有故jiāo,偶然得知父亲的消息,就悄悄告诉他,说他女婿一家放去了北边!外公嫌我年纪小,凡事不说,后来是文正哥哥跟我说得多些,文正哥哥去北边从军也是想探听家人音讯,但他们是朝廷钦犯,在官兵监管下做苦役,文正哥哥近不得前,也不知道大哥得的什么病……唉!那时就是有钱也没法使,以至于把他的病拖到现在!”
孙兰贞眼里泛起泪光,双手紧紧回握小乔:“我相信我和他之间有缘,所以我做了这个决定,不管以后怎样,我们两个有病的人相互陪伴,相互扶持,也能过得很好!”
小乔点头:“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切皆有可能!我祝福伱们!”
孙兰贞长长松了口气:“那么伱帮我说服祖母、父亲和娘,让我去江南吧,我要去陪伱大哥!他给我回信,说若能得伱同意,由端王的人护送我过去,就可以,他才放心!”
小乔眨眨眼:“合着伱今天不是特意来探望我的,还是利用我来了!”
第二百一四章 迎接
孙兰贞本就是江南人,每年往来于江南与京城之间,坐船、长途客旅在她来说是家常便饭,且眼下秋高气慡,江上风平làng静,最适宜远行。
若是由孙府做决定,她还不是说走就走了?但今非昔经,既然嫁作huáng家媳,一切便都得听从婆家人的安排。
huáng继盛容易说服,女婿说一句话就可以了,难缠的是huáng老太太,她还想着召孙子回家呢,哪里肯让孙媳妇也跑掉?这样不是两个人都脱离了她的掌控?
尤其听huáng文正说及孙府有家宅和大批产业留在江南,老太太更加激动了:“她这一去,便拖着文义住在江南,再不回来,文义岂不是要做她家上门女婿了?伱们原来存的是这个心!把文义推了出去,这个家,再没有他的位置了么?”
huáng文正便再不肯多说什么,由着父亲去和老太太纠扯不清,自己只推说妻子有孕身体不舒服,扶着她回自己院子去了。
最后huáng继盛不知道跟huáng老太太说了什么,她才准了,又提出一条:新媳妇儿独自出远门,在外边住着那不妥,奴仆们不算数,得由一位亲属陪着,两位丰家表妹,任选一位,一同过去服侍文义!
孙兰贞哪里肯要?忙拿了huáng文义的亲笔信给公公看,huáng继盛只得说道:“住在冯老私家医馆呢,那是一大片杏林,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不是谁都去得的,冯老收留文义是看在端王和文娇的面子,兰贞也是冯老收治的病人,别人,不能进去的!放心,还是端王派亲信送过去,婆子仆妇丫头十几个,若还不放心,仍教文清陪着他大嫂去。待送了大媳妇儿去到那方,这些人再原路回来!”
huáng老太太闷声不响,兀自气咻咻的,半晌说道:“写信告诉文义:祖母年纪大了,活一天是一天,趁早回家,还能见着一面,若是一年两年的不回来。可就再也见不着了!”
仍然是方远志带人送兰贞下江南,文清陪着。
临近出行,孙府里信义侯夫人捎了信来,说是有事回一趟江南,便搭乘姑奶奶的船,一路同行,huáng继盛连连点头,林氏又多松口气。
秋日清凉,端王府里赵瑜和小乔仍住在厚院小木楼,打算等腹中胎儿满三个月再回正院上房去住。那边冬天多保暖些。
夜晚,赵瑜拿着公文在小矮桌上阅看。小乔躺在被窝里东想西想,小声问赵瑜:“伱说,我外公和舅父舅母怎么不趁此机会回江南?这不是有官船过去么,又平又稳的,我想坐都不能!”
赵瑜笑道:“伱还不知道?外公要在京里住上一两年的呢!想是外公怕伱心思太多,上次来也不告诉伱——翰林院内正在编几部文史,新老翰林近段为一些史事争议不休。请得不少老学究进去与他们勘误较正,我的先生许鸣风也在其中,都给他们吵昏了头……父皇因想着韦外公也是学富五车的老臣。便也请了他去,我本来以为他不愿意,不想外公他竟一口答应了!可能他老人家清闲多年,重新得点事做倒提起jīng神来了,再说每日相聚者多是昔日同朝为官的,一样的年纪,见识大致相同,应是有些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