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反对儿子有别的女人,到了这个年纪,很清楚男人对女人的需求,不管赵瑜什么时候生了异心,渴望别的女人,他希望赵瑜也能像他一样,始终把曾经深爱的结发妻子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太后不动声色,也不再提及此事,母子又说了些话,便以明日还要早朝为由,催着皇帝回去歇息。
皇帝和德妃走至紫云宫附近,便见淑妃身边的宫女薇儿被前边引路的太监拦住,薇儿脸色惶急,跟两个太监说了几句话,便低头跪倒在路边。
不一会听见张童禀报:“淑妃娘娘身子不适,太医开了方子,淑妃娘娘用了药之后也不见好,昏睡一下午未醒!”
皇帝皱眉:“哪个太医开的方子?怎的这般没用?去问医正是怎么回事……算了,先让医正亲自过去给淑妃诊脉!”
“是!”
德妃道:“也不知道要不要紧,要不皇上先回去歇息,臣妾过去看看淑妃?”
皇帝沉吟一下,转过头看了看嬷嬷抱着的小青阳,说道:“青阳困了,伱先带孩子回去歇着吧,朕过去看看她!”
说完径直往紫云宫走去,太监们相随在后,前头引路那两个几步走到紫云宫门外,喝唱一声:“皇上驾到!”
德妃目送皇帝身影没入紫云宫,暗自叹了口气,对青阳说道:“小乖乖走吧,咱们回润德宫了!”
青阳问:“德妃娘娘,咱们不等父皇了么?”
德妃微微一笑:“父皇要迟一些才能回来!”
心里却清楚皇帝这一进去,今夜是不可能出来了!
毕竟宠了淑妃这么多年,qíng份在那里,淑妃三番两次使人来皇帝面前招摇,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皇帝怎会不明白她的心意?
或许早就想进去了,直忍到今天!
第二百一六章 人选
送走皇帝和德妃,太后对身边的huáng嬷嬷问道:“玉屏儿那边怎样?”
huáng嬷嬷笑道:“玉屏小姐聪明活泼,模样又俊俏水灵,深得端王爷喜欢!那日从广宁寺出来,端王爷就一直陪护着玉屏小姐,巴巴儿从城外青秀山送回城东翠玉街,就差没跟进门去了!太后您是没看见哪,玉屏小姐扮成少年郎,那小模样儿真正是抓人心,满大街的人都盯着看,看也看不够的!”
太后满意地笑:“哀家说什么来着?这天下美人无数,不独只有一个端王妃!倒是疏忽了一点:端王常年在外带兵,身为将帅,手下多的是惟命是从的将士,因而他看着温婉娴静听话柔顺的女子只觉平常,那些稍微有点刁蛮会撒娇、伶俐活泼的,倒是合了他的心意!”
huáng嬷嬷连连点头:“太后说得对,是这个理!玉屏小姐好着呢,笑魇如花,声音清脆甜美,老奴看着,竟有几分像端王妃呢!却比端王妃还要高壮、还要jīng神!与端王爷骑马并行,啧啧!活脱脱一对金童玉女!”
太后笑咪了眼:“咱们周家是什么门庭?百年大族,世代书香,历朝元老勋贵,周家的外孙女儿,怎会比huáng家姑娘差?那huáng家算什么?祖上不过是小将官出身……端王妃不会骑马吧?”
“老奴让人查问过了:端王妃不会骑马,出门就要坐车坐轿,身子娇弱着呢!”
“嗯,好!你刚才也听见了,端王妃仗着怀有端王子嗣,恃宠生骄,要端王那般哄着,男人哪有这许多耐心?勉qiáng为之,也是为肚子里那点骨血,一次二次没话说,三次以后你看他烦不烦?女人太不知好歹。男人便离远了,只怕这会子已生厌了呢!玉屏儿此时出现虽说迟了些,却还来得及!”
太后又道:“端王妃说是小时候就与端王遇见过,玉屏儿岂不是一样?还得着端王赠的生辰礼,是个荷包儿,那可是个信物!玉屏儿自小就会骑马,还会she箭,过几日皇帝要带皇子们出城进山狩猎。到时让玉屏儿跟着一起去!在野外住着好几天呢,得教她看准了,抓住机会!”
“老奴这就教人去传话!”
受到huáng嬷嬷捧夸、太后口中盛赞的玉屏儿,大名蒙玉屏,十七岁,来自明州,出身望族,明州最有名的两大世家之一蒙氏,是皇后的母舅,也就是说。蒙玉屏拐个弯,便算是太子、端王的表妹。
她也是周家的亲属——太后二哥嫡亲的外孙女儿!
身份有些微妙。但毕竟父系为大,蒙氏家族除了与周家有这点姻亲,其它没什么利害关系,且蒙玉屏父亲早在她六岁时便在官位上病逝,其母周蒙氏原带着一双小儿女住在周家,后被蒙氏族人接回明州老家,便一直隐居在深宅大院里。晋王事败,周家全族被驱出京城,贬为贱民。倒是没影响到她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