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在房里凝神细细思量,时而喟然长叹:父皇毫不遮掩对赵瑜的偏爱,身边谋士不时有些不好听的言论,难道他与赵瑜真的会如他们所说,迟早兄弟离心,重演晋、楚之争?
有点不愿意相信,他比赵瑜年长五岁,一母同胞,从小兄弟们形影不离,但总觉得赵瑜最贴心最听他的话,而他也自认为最了解这个弟弟,母后私下里时时教导他要容得下亲弟弟,他自己是打心眼里对赵瑜好,在母后面前发过毒誓绝不会手足相残,可是……世事难料,如今的赵瑜再不是当初那个故作深沉的少年,他是真的稳练了,胸有经略,手握兵权,父皇宠信他,四面八方国门防务统归他掌管,如果要真正争夺起来,太子现在不是端王的对手!
但他既生为长子,封为皇储,便不能不争,否则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对不起母后对他的栽培和期盼,也对不起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和辛苦磨砺!
生在至尊天家,便免不了手足相争,这样的事自古以来从未间断过!
对于簪越、叛逆,赵琮向来不会心慈手软,如果赵瑜太过份,绝不原谅!先分君臣,然后再论手足!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胜出,如果天道使然,他侥幸掌了天下,即便遵循母后遗嘱,不取赵瑜xing命,兄弟此生将永不见面!
第二百四十八章 担心
小乔满月之后除了不时陪同儿子进宫见驾、给太后请安,还安排好日程,依序出门四处走访回拜亲友,一般公侯勋贵倒不着急,太子府、各王府是一定要去回访的,还有宗亲和公主们那里,她怀孕时有人曾来探看她好几次,譬如荥阳公主,虽然小乔乐意顺从赵瑜的话没有露面见客,但也没听任赵瑜的意思,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不管怎样,过后补个礼总是好的。
因而让海棠留意记下怀孕和生孩子期间前来探访的客人名单,只要有闲空,便携带了礼品递帖子去走一走。
原本以为生下孩子身体轻便了,去哪里都随意,谁知事与愿违,首先亲自给孩子喂奶,母子俩几乎形影不离,赵炫此时每天仍以睡觉为主,又不像别的娃娃那样只顾睡觉忘记吃喝,他会每隔两个时辰醒来吃一次奶,小乔挺难脱身,想去哪里必须带上他一起,否则就得急赶着来回,而带着赵炫外出也是个问题:在外边宽衣解带给他喂奶总不太方便。
赵瑜不乐意小乔隔几天就往外跑,有时还把孩子也一块带出去,弄得他从外边回来不见妻儿,顿觉家里空落落的,做什么都不踏实。
对小乔说:“好好带着炫儿在家就行,不需要你这样累,礼尚往来之事只待我日后一一补上!”
小乔笑道:“那个不同,男主外女主内,一样还一样,这个我原也不十分懂。生完孩子总算多明白些,这种事还须得由女人出面才合规矩,女人间相互体贴很难得,应让人知道我记下这份qíng了,不然别人会觉得我们夫妻太目中无人!如今我也走得差不多,你连日都忙着,看看哪天有空闲。咱们一起去趟太子府吧,前天在太后那里见着太子妃,她气色不怎么好。想来是为烨儿和雪儿的病担忧。”
赵瑜说:“前几日父皇刚找了太医来问,我正好在旁,太医说烨儿什么都好。就是肺经较弱,稍微看护不当就着凉,一着凉就会咳嗽,别的小孩儿一般咳个十来二十天便能好,烨儿必得两、三个月才能慢慢好转。雪儿则是先天不足……生之前摔的那一跤,惊吓着了!”
“父皇怎么说?”
“父皇很不高兴,将太医们斥责了一顿,要他们回去用心将两个孩子调理好!”
小乔拍抚着怀里的赵炫:“宜师傅和静师傅因事去了皖南……”
赵瑜点头:“太子也曾想寻她们,我与太子说过她们如今不在京城!”
小乔看着他:“阿瑜,近期太子对你可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冷淡啊。不愿与你说话啊!”
“又想多了吧?我们兄弟间怎会有那样的事?”
小乔微笑:“但愿是我想多了!我只是觉得太子妃有些不似从前,好像不愿意与我说话——不过中间夹着个淑妃,确实也像是不知与我说点什么好。淑妃就不是个省心的,我们不让她抱炫儿,偏偏父皇对此不作任何表示。淑妃气得狠了,便专门阻着我与太子妃说话,每次我与太子妃同时进宫,她总贴近太子妃,两人有说不完的话,太子妃什么时候与淑妃如此亲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