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活在哥哥的光影下,huáng文娇潜意识里觉得,有哥哥就有了依靠!
老艄公为了尽快离开,帮着文娇将酒醉似的少年扶下船,叮嘱一句:“小妮子,赶紧找个地方避雨罢,你和你哥哥可都禁不得雨淋……”
随着依乃舟楫声响,老艄公和他的船已到了河中央,逆流而上,一直默不作声蹲坐在船尾划桨的一个半大小子跑到老艄公面前不停地比比划划,老艄公吃了一惊:“哑巴,你说什么?那少年不是咱们的客人,他是从水里爬上来的?你还拉了他一把?你你你,怎不早说?哎呀,那小妮子是真的失了哥哥!可他们两个多像兄妹啊,一个头上受伤,一个身上受伤,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罢了,谁会打那么小的女孩儿?莫非是被人寻仇,逃出来的?唉!这世道闲事太多,老头子老喽,管不着!走了哑巴,老天保佑,各人自求多福吧!”
第四章 遇救
二十二岁汪小乔的智慧加上七岁huáng文娇的体力,终究是将十五六岁身高壮重都不容小觑的“哥哥”弄走了,使用的办法很古老简单:路边有大片刚被砍倒不久的树丛糙禾,想必是附近人家趁着秋天到来,先砍了晒gān晾枯之后再捆回家当柴禾的吧。文娇挑了一根枝gān叶子浓密紧致的粗大树枝,把那不肯醒的少年滚冬瓜似地滚推到树枝上,然后将碍事的绣花裙子脱下撕成布条连起,一头系在树gān上,一头挂在自己稚嫩的肩头,使尽全身力气,像纤夫似地一步一步拉着往前走,厚厚的枝叶托着少年的身体,文娇走出几步,他就能移动几步,全神贯注做着这件事,文娇反而不记得自己头上的伤了,虽然有阵阵眩晕袭来,她仍然不肯放弃,咬着牙用力拖拽着树gān,手上被划破出血,也不知觉,在泥泞小道上走着,少年有时滚出树枝,她又赶紧扔下树gān,跑去将他推滚上来,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直到雨停了,真正的黑夜到来,文娇看见不远处有房舍,听到jī鸣狗叫,一位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的老者牵着头牛出现在前方,她张了张嘴,忽然感到头晕眼花,咕咚倒在地上,瞬间无知无觉。
文娇醒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换上了gān燥的粗布衣裳,一位慈祥的老婆婆正站在chuáng前看着她,见她醒来,喜道:“哎哟,总算是醒了,谢天谢地!”
文娇动了一下手脚,感觉没什么不适,想到自己头上的伤,轻轻晃头,还好,并不是很疼。
她感激地对老婆婆说道:“奶奶,谢谢您救了我!”
老婆婆含笑点头:“醒来就好!是老头子放牛回来看见了你们兄妹俩,唉,可怜见的,你这小女娃真是招人疼,小小年纪,要带着哥哥去哪啊?”
文娇见婆婆如此问,想起自己的遭遇,鼻子一酸,她要怎么说?哪里都不去,只想找个落脚吃饭的地方?
老婆婆见文娇眼圈红了,心想小孩子定是有伤心事,也不好多问,拿起chuáng头一碗米粥说道:“来,趁热喝了这粥吧,乡下贫寒之家,没好东西,你头上的伤和你哥哥身上的伤也没什么好药医治,全凭老头子自个儿在山边捡些糙药捣碎敷着,倒也好了些……”
文娇忙问:“奶奶,我哥哥怎么样了,他在哪儿?”
老婆婆叹道:“你哥哥伤得很重,老头子说伤筋动骨呢,若是治得不好,只怕以后就走不动了……”
“啊?”
文娇怔住,不会这么倒霉吧,随手就捡了个残废哥哥?
老婆婆安慰她:“也不要太担心,老头子说只要有钱,请得懂行的大夫,就能治得好。唉,前阵子有一位道长来到这方游走,在附近山上的清风观里住着,医术最是了得,像你哥哥这般,他准能治好,可惜听村上的人说两天前道长离开清风观去了南方访友,等你们兄妹好些了,你可带了哥哥去寻他,求他医治,他是积善缘的,并不要银子,只是要寻得他才行!”
文娇赶紧道谢:“谢谢奶奶!谢谢爷爷!等我哥哥醒了,我们就去!”
老婆婆笑得慈爱:“你哥哥也醒了,比你醒得早,你们这可睡了两天呢!”
“啊?我竟然睡了两天?”
文娇惊讶不已,居然把前世睡懒觉的本事也带来了!
老婆婆点头:“你本身有伤,虚弱得很,又使这么大劲,这一晕倒就很难醒,如今可好,醒来了,就没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