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老实?那天下就没jian诈人了。甄济礼气哼哼,踢着脚下的石子儿。
贺济义足足比贺老太太高半个头,却窝着身子倚到她怀里,哼哼唧唧道:“娘,你吃过中饭就要走了,往后我还要跟着哥哥过活,等他再欺负我,我找谁说理去?”
贺老太太恍然大悟,原来小儿子是担心告了状,等她一走,贺济礼要变本加厉。她这样一想,满心都是对贺济义的怜悯,搂着他的脖子摩挲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转头朝屋里唤孟瑶。
孟瑶正凑在窗户那里看戏呢,听见叫她,连忙走了出来,恭恭敬敬道:“娘有甚么吩咐?”
贺老太太指了贺济义,道:“俗话说得好,长嫂如母,往后济义跟着你们过,我可就把他jiāo给你了,你要把他照顾好,不许济礼打他。”
孟瑶听说贺济义要在城里过活,暗喜,他这一来,贺济礼可就遇着克星了,她也能趁机多拔几根铁公jī毛,以此改善生活。
孟瑶屈膝向贺老太太行了一礼,应下了她的话,又当着她的面吩咐丫头:“当初就与二少爷留了院子,赶紧去收拾出来,被褥摆设,都拣好的送去。”
第四章 婆婆不可怕
贺老太太见孟瑶殷勤,很是高兴,却又担心贺济义对住处不满意,遂叫他亲自跟去看。贺济义哪里耐烦这个,坚决摇了摇头,三蹦两跳,转眼不知窜到哪里去了。
贺老太太笑骂一声“猴子”,将手搭上孟瑶的胳膊,道:“媳妇,你带我去瞧瞧。”
“是。”孟瑶应了一声,搀了她朝后走,穿过东边的小角门,到最后一进院子里去。
贺济礼虽小气,买下的这处宅子却极大,前面三间三进的四合院倒还罢了,独最后一进,乃是个大院落,四个角上,各有一处独立成户的小院子,西北角上,是李姨娘曾住过的赏jú院,东北角上,是王姨娘住过的听泉院,而另外两处,因还没有人住过,不曾取名。
大院落的中央,四处小院落的中心点上,有个波光粼粼的池塘,自孟瑶嫁过来,里面就种了几棵睡莲,养了几位锦鲤。池中无亭,却有座竹桥,供人驻足观赏。池边还种了几棵柳树,并些寻常见的花朵,时值盛夏,那些花儿虽不名贵,却也开得灿烂,姹紫嫣红好不热闹。
贺老太太每次来这宅子,都是脚步匆匆,不曾好好看过,因这回小儿子要住,就特意放慢了脚步,将各处瞧个清楚。她先是走到花圃前,瞧了瞧那些花儿,一脸的嫌弃模样,道:“还不如我们乡下路边的野花好看。”
孟瑶不曾去过乡下,不知那里的野花,是否真开得更好,于是不敢cha话,只暗暗埋怨贺济礼小气,不肯栽些牡丹茉莉之类,让个乡下来的婆母都将自己看扁了。
但还没等她埋怨完,贺老太太又开口了:“不如将花糙拔去,埋些粪肥,另种几棵白菜。”说着,又遥指一处葡萄架,道:“那里再种些豇豆,就更好了。”
好好的小花园,拿来浇粪种菜?一群人愕然,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接话。
贺老太太却显得兴致勃勃,甩开孟瑶的手,大步走到池塘边,指了里头的睡莲道:“这个我认得,济礼同我讲过的,只开花,不产莲米,栽它何用?不如也拔去,回头我与你送几颗结莲蓬的种子来。”
贺老太太越讲越兴奋,眼看着又要指向池子里的锦鲤,孟瑶连忙上前,不然整进院子里的活物,都要保不住了:“娘,那个是鲤鱼,能吃。”说完又指那睡莲:“这花儿能卖,比莲米更值钱。”
知梅也反应过来,招呼一群下人连声附和:“老太太,这满院子的花啊朵的,都能卖钱哩,那架子上的葡萄,再过个把月,就能摘下来吃了。”
“到时我派人,与您老人家送几串去。”孟瑶及时补上一句。
经她们这样一说,贺老太太再看院子里的小花园,就亲切起来,低头瞧瞧池子,又走去瞅瞅花,最后抓起孟瑶的手拍了拍,笑道:“到底是城里人,读过书,比咱们乡下还会种地。”
养花弄糙,极风雅的一件事,却被讲作了种地,偏又还是夸赞的语气,一群下人拼命忍着笑,个个垂头掩饰抽动的嘴角。
孟瑶也是乐,gān脆笑出声来,大大方方谢过贺老太太的夸奖,再扶她去瞧东南角的小院子,一面走,一面讲:“这处院子,是四间小院中最大的,因此留着给二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