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流点点头。
晚膳随意用了些huáng焖鱼翅,长流便带了和风、绛雪两个往汤池去了。
本来饭后不宜即刻沐浴,但从沉香殿到汤池,以长流的脚程怎么也得走上一盏茶的功夫,早已消食了。
赐浴这档子事也是颇有讲究的。皇帝沐浴的地方叫“莲花池”,池形如石莲花,其他人不可越雷池一步。而“海棠池”池形如海棠,则供嫔妃享用。“尚方池”是大臣们沐浴之处,得皇帝钦赐,那可是了不得的荣宠。传说中的“星辰池”四周无遮蔽物,沐浴时可观天上星辰,故名。只是不知为何,“星辰池”早几年就被庆帝下令贴上封条,现在是禁地。
“玉泉”不愧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誉。水质纯净,细腻柔滑。
长流泡的叫“六福汤”,用的药材有灵芝、当归、薄荷等。药材放得并不多,因此并不味重熏人;相反,淡淡药香在泉水的蒸腾下十分清新宜人。
泡温泉也讲究循序渐进,入水时间长了反容易体乏。因此,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长流就起身命侍女替她着衣。
出了海棠池向前行便是落霞阁,为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 晚上黑灯瞎火也无甚景观可看,长流浴后口渴,便饮了一盏茶,一边只待头发稍gān就要回去。
谁知走到望湖桥上便见到一个清瘦人影。走近一看,果然是顾非。
绛雪也认出他来了,便将宫灯往顾非手中一塞:“我们殿下为公子跪得膝盖都出毛病了,公子于公于私都应当护送殿下回去吧。”
绛雪素来是个直脾气,和风也不以为怪,只在一旁掩嘴而笑。
见长流不置可否,顾非只得跟上。
踏望湖桥从飞霜殿前经过的时候,长流忽然仰头道:“你可知此处为何命名为飞霜?”
“微臣不知。”
“因为冬日温泉吐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而命名。”
“微臣受教。”
长流方 才出浴,脸色红润,眼波清亮。顾非只觉得她身上的沉香味比上次更浓了一分,虽不知是因为刚刚出浴的缘故,却也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与她又隔开寸许。
一路沉默行到沉香殿门口,长流忽然转身取过顾非手中宫灯,仰头直视他,轻若耳语道:“本宫方才从‘海棠池’沐浴回来。若是有朝一日,本宫也能赐浴,顾卿可要欢欢喜喜领受才好。”言罢甩下呆若木jī的顾非径自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我们殿下的霸气是十分内敛优雅的。某猫认为女qiáng不一定要写得像个男人。
玉泉的灵感来自华清池。
制服控的各位:首先御前侍卫是清朝特有的。还有就是飞鱼服是明朝锦衣卫特有。烟波致慡阁是康师傅家的,某猫甚为向往。
元代诗人杨敬德《临湖亭》:“鱼在山中泳,花从天上开。”清代吴县人潘次耕(耒)《遂初堂诗集》卷八《题可帆亭》:“鱼游天上餐云影,树倒波心濯练光。”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骂神
直到除夕夜,庆帝才从“玉泉行宫”移驾回宫。长流心中有事,再加上chūn节过得同往年并无不同,只觉得日子稀里糊涂便过去了好几日。
大禹习俗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
是以虽然初七严格来说仍算过年,但作为chūn节与上元节的分水岭,当日却并非法定国假日,长流日间仍须去陶然阁进学。
太祖皇帝自己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因而更加指望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经纶满腹,使得大禹江山永固。为了鼓励读书,太祖令所有还在上学的皇室子弟在每年正月初七当日带一盏事先做好的花灯去,让老师点起来,是为“开灯”,喻示新年前途光明。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长流屏退左右,独自入阁。因长流跟随波都是女子,教育质量难免不受人重视,所以如今坐镇陶然阁的饱学鸿儒一个都没有。今日值班坐堂的只有司徒常胜,都察院给事中,正七品,每年领四十五两俸银,吃不饱、饿不死的小喽啰级别。
这位虽然只是个芝麻官,却有个声震朝野的名号——“骂神。”
司徒常胜是先帝爷那会儿中的进士。其骂功之深厚,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而成为公认的“骂神”。长流十分佩服为这位从没骂输过的司徒先生取名字的人,寻思着要不她也把名字改为君常胜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