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腓特烈死后,至柏舟被俘,这中间,有这么长时间的空挡,又加上这一切都是乌尔里希特意安排的,所以柏舟完全有理由相信,乌尔里希是神圣罗马帝国本土,第一个知道这个腓特烈死讯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他想动手,那么这个时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成熟了,因为柏舟相信,二皇子既然算计自己的父亲都算计的这么『jīng』妙(如果不是豪尔,柏舟也肯定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猫腻),那么他在帝国内部,肯定也有了自己的算计,应该就等得他父亲去世后,便开始执行他的计划。
可神圣罗马帝国的本土,在柏舟被俘之前,并没有传过来太多有关乌尔里希的消息,事实上,这些有关乌尔里希的消息,还是西秦人刻意收集的,至于帝国十字军的其他贵族的qíng报系统,继续忽略了这个之前一直被所有人忽略的皇子殿下。
仿佛透明人一般,他确实存在,可就是没有人感觉到他的存在。
这对于一个拥有皇子身份的人来说,仿佛是不可能的,可真的,他就发生在帝国中,让柏舟不得不相信。
这些消息,也可以叫做qíng报,就只能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乌尔里希并没有立即动手,最起码,在最后一次柏舟收到的从瑞士传递过来的消息之前,还没有动手。
对于柏舟和瑞士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说它好,是因为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来说,瑞士的外部环境还算稳定,内部也就没有遭受多大的变故;而说它坏,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柏舟已经知道乌尔里希的图谋,知道乌尔里希是一定会采取行动的,换句话说,乌尔里希早晚都会采取行动,而他越晚行动,也就意味他的准备越充分,他的成功率越高。
这是柏舟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单凭豪尔一个人的言辞,哪怕柏舟十分相信他,可也绝对成为不了铁证,扳不倒乌尔里希,特别是在柏舟这厮的心中,也没有大公无『sī』到要全心全意为帝国考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步。神圣罗马帝国『luàn』一些,短时间内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到西秦族的民生,但从军事政治方面来看,动『luàn』的帝国,对于西秦而言,也不全是坏事。
所以可以说,柏舟已经把米勒当成了一个弃子,因为柏舟心里清楚,如果没有人提醒,那九成九,这个大皇子、现任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最终的命运绝对和他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死的不明不白。
那么接下来,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有声望继承王位的,有能力继承王位的,肯定不是那个疑似是『sī』生子出身的乌尔里希,而绝对是目前手握重兵根正苗红的沃尔夫冈。
也就是说,在柏舟看来,只要保证住沃尔夫冈不出什么意外,那么就任由乌尔里希去闹腾,反正最后得利的肯定是沃尔夫冈,现在柏舟费尽心力为沃尔夫冈出谋划策,不就是想让他的声望更进一步,从而让他更容易接手皇权,在与乌尔里希的『jiāo』锋中,更占一些上风?
柏舟清楚,让沃尔夫冈篡取米勒的皇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柏舟也不会向他提这个意见,可是,如果是因为乌尔里希玩『nòng』权术,『nòng』死了米勒,自己去当皇帝,那沃尔夫冈也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然而现在,人家乌尔里希仍然没有动手的迹象,加之柏舟由于雅法之败(基督徒和穆斯林,各在雅法有一场大败,前者之败丢了一个公爵,后者之败丢了战略上的主动),被埃及人俘虏到大马士革,又不明不白的加入了奴隶反抗军,所以不由得,让柏舟心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柏舟现在还不知道,之所以乌尔里希不动手,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柏舟特别注意了沃尔夫冈的安全,毕竟,自从从豪尔那里得到消息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柏舟就开始对沃尔夫冈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那足以称得上是三百无死角的保护。
其实这个年代,暗杀手段,虽然也勉qiáng可以称得上是五『huā』八『mén』,但是绝对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也谈不上什么别出心裁。暗杀与反暗杀,两者之间的较量也 称不上是惊心动魄。
毒『yào』、毒虫、放火、弩机,也就是这么些『huā』样,只要小心谨慎,其实暗杀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更别提还有许多暗杀者,是根本就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其实这也符合常理,否则的话,那这个世上贵族之间的纷争岂不是完全不用刀兵相见,直接刺客灭国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