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所以,我不会和他们主动合兵一处的。”柏舟说道。
“为什么,大人。就算瑞士人先攻打的不是我们,可我们就这样坐视那群日耳曼人孤军奋战也不好吧。”卡特兰诺提出了异议。
“嗯,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先去找他们,以后就算我们真的统一了瑞士,那这片土地到底算谁的?我们现在过去,他们必然会知道其实这次所谓的征伐瑞士,实际兵力只有我们这么几千人,就算我们合力打赢了瑞士,那么在一路上的征战中,他们必然也会得到很多土地和兵员,到那时,我们得到的,肯定不是一块完整的瑞士。”柏舟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况且,我也不会坐视他们被瑞士人剿灭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瑞士人现在唯一的顾虑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后续兵力,他们的探子肯定也早已向边境移动了,只要他们一天没有发现神圣罗马帝国的主力,他们的神经一天就不会放松,同时,他们也就不会真正在意我们这几千人的部队。那时候,我们也就有更多发挥的空间,比如,抄他们的后路。”说着,柏舟一手指上了地图上的一个圆点。虽然柏舟不认识上面标注的意大利语,但是作为后世来人,知道欧洲这些拼音字母其实还算是好读出来的,既然能读出来,那音译出来也大概知道是什么地名。
……
Ps:今天推荐票的涨幅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水平了……
-------------------【第二十一章 定策奇袭】-------------------
“迪蒂孔,苏黎世的西大门,面朝罗伊斯河,是瑞士征伐日耳曼叛乱的必经之路,也是日耳曼人组织防守的最佳地点。毕竟,苏黎世虽然是个大城市,可防御力远远不行。一旦让瑞士人攻破了迪蒂孔,那也就意味着苏黎世的陷落,这是日耳曼人不可能接受的。而同时,罗伊斯河的另一面,沃伦,必将成为瑞士人的补给中转站,是他们进军苏黎世的节点,如果我们能在瑞士人围攻迪蒂孔或者苏黎世的时候,击破沃伦,那跨河而去的几万瑞士人,必将折戟于罗伊斯河畔。”柏舟一席话说完,似乎还真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手的感觉。
“呃,公子,这样是不是变数太大了?”尉上虽然对柏舟的这个方略原则上也很同意,但细细想来,问题不少:“我们要一路突袭沃伦,沿路都是些湖泊河流,行军速度、补给速度必然比不上走陆路的瑞士人,我怕等我们到达了沃伦,瑞士人连苏黎世都攻占了,那时候,沃伦的作用就明显下降了。其次,这一路上,肯定会被瑞士人的探子发现我们的行踪的,那他们到时候肯定会早做准备的,不会让我们轻易的拿下沃伦。”
比起柏舟来,尉上要冷静不少,提出的两个问题,确实也是柏舟所提出方略的致命伤。说到这里,柏舟也不由重新思考他这个方略的可行xing。确实,如果不能迅速且相对隐秘的进军到沃伦,那瑞士人一旦准备好了,可能,西秦人反而会被圈进陷阱中。
“你们这用的着头疼什么?既然知道河流湖泊多,怎么不走水路?从列支敦士登沿莱茵河转入苏黎世河,直接就可以抵达苏黎世城下,那可比走陆路快多了。而且,这条河基本也都在日耳曼人的掌握中,沿途不会碰见什么瑞士船只。”菲奥拉看着面前西秦人一脸无法可想的样子,忍不住出声道。在她看来,走水路原本就是应该的么,而面前的 俩人却似乎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对啊!”
想不到这一层,其实不是尉上或者柏舟的主观原因。尉上他这种标准的西秦人,一辈子都在迁徙,见过的荒漠都比见过的人多。对于这种常年骑马不善水xing的人来说,水路是十分陌生的,所以一时间没有想到。而柏舟这个西贝西秦人,原本也是个北方人,没怎么做过船,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他玩“全面战争”的时候,船从来都是用来出海用的,没有说用船在内陆上走河流的,所以他也没有往这方面考虑。
“走河道确实是个好办法,虽然我们西秦人不善水xing,但仅仅是为了行路而不是打仗的话,问题也应该不大。”柏舟说道。他可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曹cao百万雄兵在水面上的那个熊样可是记忆犹新。不过,他们这次不为船战,只为赶路,而且不管是莱茵河还是苏黎世河远远不能跟长江的水势相比,所以尽管西秦人不善水xing,但赶路的话还能凑合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