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清朝当戏子_作者:唐筱声(11)

2017-04-06 唐筱声

  苏倾池此时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楼下卖豆腐的肥婆娘举着千层底布鞋揪着她家汉子撒泼猛打,那汉子长得熊腰虎背,一胸的黑毛,却同面老虎一般哀呼求饶,这qíng景实在令人捧腹。

  苏倾池正看得起兴,冷不防瞥见身旁不知何时已站了一个人。

  商承德在初见苏倾池的那片刻愣神之后已是一片淡然自若,他抱拳微一施礼,“在下商承德,方才与兄台在那德顺当铺见过。”

  商承德话还未说完,苏倾池已忆起先前之事,心里还存着不悦,语气淡淡,“原来是你。”

  “正是。”商承德含笑点头,举止谦逊有礼。

  苏倾池本不想搭理,他正吃茶,茶未到嘴边,他的手却是一顿,“你方才说你叫什么?”

  “在下商承德。”

  “商汝山是你何人?”苏倾池又问。

  商承德一笑,“正是家父。”

  苏倾池漫不经心点了下头,端起茶杯低头呷了口,他面上虽一派清淡,心中却是起了风làng。

  别说是苏倾池,就连市井随便一个平头百姓,也是知道京城商家的。

  据说这商家原先是靠贩粮发的迹。明初之时,西北边关战乱不断,朝廷出台政策,允许商人从内地购进粮食运往边关供应军队,朝廷返以盐引,凡领到盐引,便可从事食盐贸易,商家自此便做起了食盐生意,一直到清军入关之后,历经两个朝代变更的商家终于成了商贾大家。

  商家这一代的家主名叫商汝山,膝下共有三子。

  苏倾池眼前这位清俊温雅的男人便是商汝山的长子,商承德。

  苏倾池一边喝茶,一边不着痕迹地打量对面坐着的男人,那人不过二十二三模样,一身玄青长袍,外头一件金线滚边的对襟马褂,虽说不得让人眼前一亮,却也儒雅倜傥,让人顿生好感。

  商承德含笑任由苏倾池的肆意打量,等苏倾池收了视线,他才开口,“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苏倾池抬眼看了商承德一眼,低头呷了口茶,方才报了自己的姓名。

  商承德细细将名字咀嚼一番,笑道,“苏兄好名字。”

  苏倾池丝毫不掩饰地给了他一个白眼,弄得商承德三分尴尬七分莫名。

  “你找我便是说这一句?”苏倾池悠悠喝了茶,放下青花瓷的茶杯。

  商承德含蓄一笑,赶紧说明来意,苏倾池不动声色地听着,待听完商承德所言,苏倾池已换了一副笑脸,方才的冷淡生陌已不见一毫。

  他拿了茶盘里的杯子为商承德斟了杯茶,口中已由“你”变成了“商兄”。

  “若是如此,商兄真该早些说出来。”苏倾池将茶放至商承德面前。

  “多谢。”商承德入座,视线在对方手上停了片刻。

  若说女子,商承德见得也不少,如今想来,无论是他家中那些文墨丫鬟,还是富家官宦小姐,双手也没有面前这人这般细白如缎。

  “商兄。”苏倾池人还未回座,已将一块碧翠的玉佩递至商承德跟前。

  商承德收了心思,也未在意他这一路寻来,还没喝上半口水,放下茶杯便接过那玉佩接。

  细细一摩挲,商承德心下已明白陈掌柜之前对他所说的那番话的意思。

  那玉玉质成色均尚可,虽说不得上称,却也比一般的玉石来得碧透,然细看之下会发现,那玉玉壁之上的雕琢力度不够,jīng细不足,实难称得无暇美玉。

  然而商承德却道,“苏兄此玉确实是块好玉,不知苏兄想当个什么价?”

  “三十两。”苏倾池伸出三根细白纤指。

  商承德温婉一笑,从随身的钱袋里拿出两锭银子,“这样,此玉我喜欢得紧,如果苏兄愿意,我出四十两,苏兄将此玉卖与我,如何?”

  苏倾池细眉一弯,嘴边噙着一抹笑意,端的艳若桃李,顾盼生辉之间隐约可见流光闪动,一时之间媚意横生,便是商承德这样彬彬之君子,心下也不由一dàng。

  “此玉乃我苏家祖传之物,如若不是为了给舍弟请先生,我是万万舍不得拿去当的。”

  苏倾池一番话说得脸不红心不跳。

  商承德定了定神,又放了一锭上去,“五十两,还请苏兄割爱。”

  苏倾池收了银子,口中却说,“若是平日里,送与商兄也不打紧,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