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清朝当戏子_作者:唐筱声(58)

2017-04-06 唐筱声

  关于糖葫芦的叫法,天津叫“塘墩儿”,上海那边叫“糖山楂”,听来听去,还属北京儿的好听,不光这叫法,就连味道,也数老北京的最地道。

  红果儿的、海棠的、榅桲的、山药的,名目实在多,难怪孩子们宁可舍了金豆儿也嚷着要吃。

  此时的什刹海、护城河也都结了冰。

  京城不比别的地儿,这说入冬便入冬了,丝毫没给人适应的时间,似乎那一股寒风一chuī,京城内外已经白压压一片了。

  西祠楼自有花景昭和钱掌柜的打点,倒不叫苏倾池如何费心。

  苏宝儿两个多月前便住进了商家,苏倾池放了话,除却逢年过节不得回来,半年之内若没学到一些真材实料,以后再不用回来了,便是回来,他也要拿擀面杖折了他两条腿。

  原先热闹的四合小院儿,如今只剩苏倾池一个,每日清晨起chuáng用了早饭,便披了貂裘斗篷出门,或是茶馆酒肆,或是庙会戏馆,点两杯清茶,几碟点心,听听京里的热门事儿,譬如哪位大人金屋藏娇被正室逮着了,闹了个昏天黑地,又譬如皇上最近新册封了哪个妃子,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街头花子,都能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说得起兴,苏倾池也听得有味。

  若是哪天懒得跑了,便裹着厚实的绒毯斜靠在软塌上,一两口花茶,三四本古籍,就着茶香信手翻阅,如此便足以打发一整天。这般便是哪日贪睡,赖在chuáng头睡得昏天黑地也无人骚扰,饿了便去门外叫些御寒的热汤小吃,或者自己生了炉子,鲜浓滚汤,涮些ròu片蔬菜,再取出自酿的梅烧酒,消馋又驱寒,这般惬意哪里去寻?

  苏倾池早些时候带着苏宝儿四处闯dàng,生活艰苦自是不用说,因此早早地便落下些病根。

  原先按着医书泡的guī蛇药酒如今已用得差不多了,若是往日,随便招一下手,苏宝儿便替他跑腿去把那些药材买了,便是苏宝儿不在,亦有花景昭,此时望一眼空落落的院子,一个两个都被他赶走了,如今也只能靠自己了。

  院门方打开,一股凛冽的冷风夹着冰霜子就灌进来,饶是苏倾池一身shòu皮裹得严实,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拢紧斗篷,苏倾池转身正要锁门,便听到身后积雪的吱呀声。

  有人在后头。

  “谁?”苏倾池猛地转身,语气凌厉。

  “倾池……”来人一身的积雪,眉毛上也沾着冰霜,唇色泛着乌青。

  苏倾池心头一软。

  小白泥花盆炉子在架子上燃得旺盛,时而有几声短促的噗呲声,火红的炭火将房间照得暖融融。

  苏倾池倒了杯热茶递给对面一眨不眨看着他的男人,“喝吧,暖暖身子。”

  商承德伸过手,手指触及苏倾池,便一把抓住不放。

  苏倾池任他抓着,“喝了茶,就回去吧,天色不早了。”

  商承德摇头,“倾池……”

  苏倾池打断他,“今日咱们索xing把话都挑明了。”

  他挣开商承德的手,款款在太师椅上坐下,端了一杯茶,轻抿了一口,语气淡淡,“当初和你走得近,不过是因为你是商家的长子,而商家富可敌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有你们商家做靠山,是一件多风光的事,你怕没法体会。”

  见商承德不语,苏倾池轻哼一声,“同样是人,凭什么你们生来就能衣食无忧,而我们就得一口一口跟着别人身后讨吃食?呵,戏子怎么了,戏子就得给你们肆意玩弄?台上不够,还得在chuáng上伺候着?”

  苏倾池站起身,对着商承德冷笑,“你别以为你在我眼中和别人就有什么不同,不,你是不同,因为你是京城第一富商的儿子,把你玩弄于鼓掌之间岂不比别人……”

  唇上什么东西轻轻擦过,带着丝绸般的细腻,有淡淡的雅香,不细闻,并不能察觉出来。

  商承德一根手指细细在苏倾池唇上描摹,并不见丝毫怒气,甚至唇边还带着笑,“寻常铺子卖的口脂不gān净,我这个可是用西域进贡的香料调制的,煎熬之后冷凝,用上乘青油细裹,比起铺子里那些可好上不止一点。”

  望着苏倾池有些反应不过来的模样,商承德扑哧一笑,在他嘴角轻捏了一下,“方才说那许多话,也不觉得口gān?”

  苏倾池撇开头不说话。

  商承德一笑,放下手中扁圆描着青玉凤鸟纹的胭脂盒,两手捧着苏倾池的脸颊,让他面对自己,“你这张小嘴啊,可没少骗过我,当初我那五十两就这样被你骗了去,我若是这样就信了你的话,岂不又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