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羽杉自然没有片刻闲着。除去谭少轩和谭嗣庆安排的工作,她还是“医救会”的志愿医生,无数从前敌送回来的伤员需要救治;她也是左元芷妇女救国会”的代表,募捐活动连连不绝;她是谭永宜“艺术界志愿团”的成员,晚上经常和谭永宜一起画宣传画……
作为前敌领军的总司令谭少轩的夫人,她现在已经开始主动接手那些数不清的公共工作。
第三卷大爱真qíng第四十一章
杭州有位老人,看到报纸上的一副照片,大雨中,一个年少的中国士兵衣衫湿透冒雨在前沿站岗,于是用自己仅有的钱买了一把油纸伞寄到了军政府,托他们带给这个年轻的士兵。
骆羽杉收到这把伞感动得哭了。她拿着这把来自苏杭有名的油纸伞对记者道:“请转告这位可敬的老母亲,我们一定会找到那个战士,把这把伞jiāo给他。”
美丽的少帅夫人流着泪手拿油纸伞的照片刊登以后,感动了无数的民众,民心助战再起高cháo。
骆羽杉已经决定,要和赵其玉他们一起去前线!王海文那样的青年为国家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自己是个医生,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救死扶伤,救一个受伤的战士,国家的未来就会多一份希望!左元芷她们也要去劳军,为什么自己不上去?
听骆羽杉认真恳切地说完上前线的请求,谭嗣庆看着她半晌没有说话。媳妇上去,老二肯定是担心的,但是,去了或者也是好事,毕竟老二太辛苦!一个人支撑着这场大仗,虽然前面还算顺利,但是接下来的这场,应该才是真正的恶战!媳妇上去,就算不能帮他分忧起码也是一份鼓励……
再想到王海文,谭嗣庆终于点了头。
工商业界不仅捐款,还在骆世璋等人的主持下,买了十辆救护车送给战地医院和红十字会,还有上百辆军用卡车,并且源源不断地购买汽油送到前线,战争打得不仅是前沿,还有后方的紧密支持。
战事越来越惨烈,赵其玉和卫生部的同事,以及各大医院都纷纷组织医术最好的医生,组成医疗队,准备到战地医院去。因为大家看到,一些伤势严重的战士在送回来凌州的途中已经感染而延误了医治的时机,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
而左元芷在这些事qíng上,素来是最为积极和认真的,她不满于前线的南方军新闻处发来的报纸通稿,再三申请要去前线采访,经过骆羽杉的协助,最终获得了批准。
而到过武昌起义现场救死扶伤一个月的赵其璧雄心犹在,她组织了自己的学生们,随着医生志愿团出发,学生们没有经验但是可以做医护人员,到了前线,怎么会没有用处?
聂崇平和谭永宜是左元芷若军团的得力gān将,她们带着一批凌州的名媛捐出钱物,并购买了数卡车的物品,浩浩dàngdàng准备出发。
让骆羽杉没想到的是,谭永宁和严霜华和她的演艺界朋友主动找了过来也要跟去。看着骆羽杉有些迟疑的目光,严霜华微低了头,发红的眼睛还是湿润的:“少夫人,我是演员,前线的战士也需要我们的吧?尽管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xing格、长处和短处,但是大家都有一颗愿和自己的祖国同甘苦、共存亡的心,都有一腔热忱;而我,我只是想……为他做点事……要不,我这心里……难受……”
骆羽杉明白,她说的是王海文,闻言不由心里一酸。
“少夫人,如果你不安排她们带上我们,我们就是自己去也一定会去到的!”听不到她的回答,严霜华有些着急,抬起头很是认真地看着她说道。骆羽杉暗暗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让邢秘书带严霜华去找谭永宜。
她和永宜去前线,是经过谭嗣庆同意的,但是永宁?骆羽杉看了看她,轻声问道:“永宁,你去前线,父亲同意了吗?”
出乎骆羽杉意外,对谭未宁去前线,谭嗣庆竟然没有任何的犹豫,在他看来,我谭嗣庆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应该有铮铮铁骨,永宁是最小的孩子,从小吃苦最少,所以有些娇气和傲气,去看看真实的战场,对她是有好处的。针对谭永宁的专业,骆羽杉将她托付给了左元芷,不过再三嘱咐,前敌采访元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像个“拼命三郎”似的,左元芷笑嘻嘻地答应了。
就在骆羽杉、左元芷她们为出发去前线做准备的时候,美人关前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几次jiāo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