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儿见状虽然已经馋得快流下口水来了,但却还是拼命的克制住肚子里的馋虫,qiáng迫自己拒绝眼前的美食、一个劲的往尤氏的怀里缩,毕竟妙儿眼下才刚刚四个月大,哪能吃这些油腻的荤菜?
若是妙儿管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张嘴吃了,那下场只会有一个———拉肚子!
哪知一向疼爱妙儿的尤氏不但没阻拦卢氏的举动,还暗暗的用力把妙儿往外推,似乎赞成卢氏喂妙儿吃那些荤菜般。妙儿最终无法避开,只能硬着头皮、抱着为美食牺牲小屁屁的决心迎了上去!
哪知卢氏却只拿那些荤菜顺着妙儿的小嘴儿抹了一圈,并没有真正喂妙儿吃下,想来先前是妙儿会错意了、卢氏压根就没喂她吃那些荤菜的意思……妙儿后来才知道,原来卢氏喂她吃荤菜的举动在闽地被称作“开臊”,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随后妙儿还是照样吃她的米糊,吃饱了后还得了不少红包和物事作为见面礼。而尤家人这次封给妙儿的红包,却和逢年过节、或平日里封的红包不同———原来此次是妙儿初次到尤家来做客,尤家需馈以红包、礼物等物事;且北宋闽地一带将这种红包称作“记路钱”,意思是希望孩童日后能常来常往、不要同外家疏远了。
因此妙儿虽然年纪还小,但尤氏还是按照规矩、认真的把“记路钱”蕴涵的意思一一说给妙儿知晓,并反复叮嘱妙儿长大后要好好的孝顺外祖母和舅父,不能同外家断了联系。
而小妙儿虽然还不能开口回应尤氏的叮嘱,但她却有自己的回应方式———只见妙儿人小鬼大的扬起小脸、冲尤氏和卢氏甜甜一笑,当下就把尤氏和卢氏给乐得合不拢嘴,并一个劲的说妙儿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才这么小就能听懂母亲的话,将来也一定会亲外家。
------------------------------------5.6号第一更,晚上8点还有一更,请大家及时关注~------------------------------------
话说,小云在冲新人榜,是最最需要红票的时候,还请支持小云的亲亲们能够每天投票支持,给小云每天两更的动力呀~
第十三章 热qíng帅小叔
尤氏等人这厢因妙儿的笑容而笑容满面,妙儿这厢却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妙儿这个小财迷先前已经偷偷的在心里算了算账,发现来尤家走了这么一趟后,她又收到了不少红包和礼物、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尤氏曾经说过,眼下长辈们送给妙儿的物事,她都会找个匣子替妙儿一一收起来,将来等妙儿长大了再把匣子jiāo还给妙儿。于是妙儿这个小财迷为了能多得些红包和礼物,当下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回外家……
尤氏带着妙儿按照规矩在尤家吃了午饭,随后大约再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起身告辞,拎着一堆尤家送的物事赶回了张家,最终趁着天还没黑进了张家大门、正好赶得上吃晚饭。
妙儿一被尤氏抱近厅堂,就见张家的三个小子正一脸兴奋的围在八仙桌前,兴高采烈、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似乎那张八仙桌上有什么让他们十分感兴趣的物事般。
随后妙儿很快就发现,张大郎三人身边还站着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一身白衫的年轻男子。妙儿远远的见那白衣男子正笑嘻嘻的搂着年纪最小的张三郎,指着张三郎手上拿着的物事说些什么。
就在妙儿正在心里猜想那白衣男子是谁时,抱着妙儿的尤氏已快步迎了上去,尤氏的脸上有着一丝淡淡的意外,显然坐在厅堂的那个白衣男子她是认识的。果然,那白衣男子一见到尤氏就率先起身迎了几步,道:“大嫂,我回来了!”
尤氏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四弟是什么时候到家的?二弟呢?有没有和你一块回来?”
妙儿早就听说在外跑船的四叔是个俊秀无双的郎儿,心里更是早就久仰帅小叔的大名、一心等着机会近距离的窥一窥帅小叔的庐山真面!
因此一听到尤氏说的话,妙儿便急忙忙的抬眼、仔细的打量起眼前的白衣男子来,这一看仔细、妙儿马上下意识的发出了感叹———原来这就是张家老幺、她的四叔啊!瞧他鼻挺、眉长、嘴薄,一袭白衣更是衬得他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端的是个眉清目秀的郎儿!
只是这样俊秀的郎儿,怎地到现在还打着光棍?
难不成北宋的小娘子都不喜欢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