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崔氏表面上虽然装出一副低头服小的模样,但私底下却暗暗的打定主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抓住那行商的心,心想只要她能牢牢的抓住行商的心,就算是当妾日子应该也不会过得太差———那尤氏当年不也是明媒正娶的正头娘子,还不是让她这个没过明路的相好给气得吐血而亡?
可惜崔氏的如意算盘很快就全部破灭了———那行商的正头娘子可不是尤氏,而是个虎背熊腰、xing子极其彪悍的妇人,且她从不会和家里那几个妾玩那些弯弯道道的心计,也一向都不会顾及脸面、只喜欢用bào力解决和妾有关的问题!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那行商乃是个怕浑家的主儿,别看他在外头做生意时挺威风派头的、花钱也大手大脚,一回到家里就像是猫见了老鼠,不但家中大权银钱都由浑家管着,且事事都只会乖乖听混家的———浑家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浑家让他赏月他不敢游湖,更是立马变了一个人、不敢再像一路上那样宠着崔氏,而是乖乖的把崔氏jiāo给浑家管教,浑家没发话就不敢去崔氏屋里。
而那行商的浑家见崔氏长得花容月貌、又擅于攻击xing勾引行商,心里自是对她十分不待见,于是日日都变着法子找茬整治崔氏,打骂崔氏也成了家常便饭、让崔氏过上了比丫头还不如的日子!甚至行商的浑家还放出话来,说是等崔氏为妾满三年就把她转成了婢子、让她连妾都当不了……
而妙儿这头本是不晓得崔氏被掳去后的qíng形的,但巧的是有那走南闯北的货郎儿正巧认得崔氏,晓得她原先乃是张家的夫人,于是便辗转把她的同人“私奔”后的消息传到了矮岭村,让乡亲们都知道张家夫人和人私奔后,反倒当了妾过上了比在张家还不如的日子,更让崔氏成为了村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妙儿兄妹得知崔氏被掳走后、过的是什么日子后,都有了总算出了一口恶气的感慨,不但把寄养在亲戚家的张四郎接了回来,还买了一些祭拜的物事、特意在不是清明的时去尤氏坟前祭拜,把崔氏的最终下场告诉地下的尤氏……
“娘,间接把您害死的崔氏,眼下总算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遭了报应!我们把那崔氏赶离张家后,您终于可以安息了!”
妙儿话才说完,张三郎就接了句:“没错,您当年受的气、我们终于替您出了,也让那崔氏从此日日受大妇的气、来偿还她把您害死这笔债!”
张大郎则没再提崔氏,而是拉着张四郎的手在尤氏坟前保证道:“娘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以后有机会我便带着他们离开爹,不让我们那个糊涂爹左右他们一辈子的前程!”
张大郎说完重重的朝着墓碑磕了几个头,妙儿几人紧跟着也跪下磕了几个头。兄妹三人祭拜完尤氏后手牵着手慢慢往回走,心里一直压着的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除去,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从此终于不用再日日和崔氏这个恶妇人共住在同一屋檐下……
卷三 路途篇
第一章 巧娘(一)
张家大房那些杂七杂八、令人心烦的事,总算是随着崔氏的离开慢慢的告了一段落。接下来的日子,被妙儿列为一等一的头等大事只剩下两件———一是更加努力的挣银子、管好稻田和鱼塘,让他们兄妹几人能有份傍身的产业,毕竟指望张光这个爹,他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饿死了!
二是鞭策和督促两位兄长读书,好让他们能早点金榜题名、有自立门户的实力,到时张大郎兄弟便能带着妙儿和张四郎脱离张光的“魔爪”了。
且先不说张家大房这头如何,却说二房那头最近却闹了件事出来———张老爷子得了重病卧病在chuáng有些时日了,于是马氏便开始对二房的童养媳巧娘这里不满意、那里不待见,总之就是天天在jī蛋里挑骨头、让巧娘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且随着张老爷子渐渐的无力管二房一家的事,并眼看着随时就会撒手人世,那马氏的举动也越发的大胆起来,竟不顾张老爷子当年说的话,背着张老爷子、偷偷的开始重新替张二郎物色小娘子,显然打算不认张二郎和巧娘之间那门亲事。
妙儿本是不爱理会二房的闲事的,但巧娘和妙儿从小关系便十分要好,妙儿甚至可以说是巧娘唯一的知心好友,因此巧娘每每有什么烦心事都会说与妙儿听,说完也不等妙儿安慰她、自己就会先露出灿烂的笑容,然后自己鼓励自己坚qiáng的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