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不说妙儿和徐东临如何斗嘴,却说他们一行人跑了许久后,最后终于跑到了他们最初遇到饥民的地方。那里有着先前大家伙儿急着撤退、没能骑上山崖的马匹,于是徐东临一赶到那里、立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牵了马骑了上去,并且把妙儿也拉上了马。
张大郎兄弟见了纷纷效仿,骑了马后再带上一人,等自己这群人都到齐了,就跟在徐东临身后马不停蹄的往渝山城奔去。大家伙儿策马狂奔,跑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后便看到了提着“渝山城”三个字的大门,徐东临心里一喜、立刻带头进了城,一直跑到安全的地方才慢慢勒马停了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大家伙都是聪明机智之人,因此一行人包括柳十娘在内,全部都平安无事的进了城并汇合到一起。不过徐东临等人才刚刚汇合完毕,就发现除了他们之外,先前的那些官兵也有一些陆陆续续的进了城,并且选择了同个地方汇合。
先前那个领头的将领也带着几个下属平安的进了城,并且他一看到徐东临等人、就策马走了过来,亲自下马向徐东临和妙儿答谢:“多亏小官人和小娘子足智多谋、机智的和那帮饥民周旋,否则我等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平安无事的进到城里。”
先前是qíng况危急,妙儿和徐东临才敢在领头将领面前越俎代庖,眼下既然大家伙儿已经平安脱险了,他们自然是要放低姿态、以谦虚的态度把功劳都推到领头将领身上去……
因此妙儿和徐东临不约而同的装傻、出言把功劳推到领头将领身上,并且委婉的说了许多称赞领头将领的话,一会儿说这一切多亏领头将领行事果断,一会儿说若是没有领头将领身上的官威,单凭他们几个平头百姓、根本就不可能把那些饥民吓退。
总之妙儿和徐东临联手把那领头将领哄得眉开眼笑、飘飘yù仙,让他笑容满面的不断拍着徐东临的肩膀表示亲昵,显然徐东临和妙儿说的话让他十分受用,也让他觉得徐东临和妙儿是识时务的聪明人,知道什么功劳该挣、什么功劳不该挣。
待三人寒暄完后,领头将领更是关切的询问徐东临和妙儿一句:“你们几个既然也选择在渝山城落脚,想必也是要到汴京城去吧?我们正好也要马上回京复命,若是你们也打算上京,那我倒可以再护送你们一程!毕竟这饥荒一闹开,近段时日哪里都有些不太平,你们跟着我们一道也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领头将领主动相邀、提出可以护送妙儿一行人上京,妙儿听了后双眼立时一亮、当下便想出省道谢,把这件天大的好事给敲定下来!没想到妙儿还没来得及开口,徐东临就抢在她前头说道:“多谢大人的好意,可惜我们几人此去的目的地并不是汴京城,我们乃是要去四川一带……”
第二十四章 事有轻重缓急
徐东临说话间十分自然的把左手负到身后,悄悄的冲站在他身后的妙儿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开口。
这一路共患难下来,妙儿对徐东临也算是有一些了解,知道他做事稳重、不是那会胡乱说话之人,于是便按照他的意思、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默默的听着徐东临向领头将领撒谎,并飞快的转动脑筋、猜想徐东临之所以撒谎的意图。
这渝山城处以汴京和四川中间,由渝山城出发的确是能去到这两个地方,只不过汴京和四川在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因此领头将领对徐东临的话一点都没起疑,只一脸遗憾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只能在这里分道扬镳了,祝你们一路顺利、早点平安抵达四川!”
“多谢大人,后会有期。”
抱拳告辞后,徐东临马上向妙儿使了个眼色,妙儿马上心领神会的配合徐东临,一行人上了马后立刻就飞奔出城,为了不让人起疑、只能往去四川的那条路上策马狂奔。
妙儿虽然这次没能领会到徐东临此举的用意,但这一路共患难下来,妙儿潜意识里已经有些依赖徐东临、并且相信徐东临不会害他们。于是妙儿也没有多问,只让张大郎等人跟着徐东临行事。一行人跑了一会儿、确定身后没人跟踪他们之后,徐东临才果断的让大家伙儿调转马头,走回前去汴京城的正确路线。
这一路上徐东临让大家马不停蹄的赶路,即便是停下来歇息也只是眯眼歇息上一小会儿,一直到马儿必须休息、大家伙儿的gān粮也都已经吃完了,徐东临才带着大家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