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户人家_作者:雁舞流年(127)

2017-03-30 雁舞流年

  也不等林华清答话,她举步向前,再也没有回过头看上一眼。隐约的,听到一声叹息。只是,那叹息声太过飘袅,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身边,雪儿不知为什么,竟低声抱怨:“好好的瓷人都被摔坏了……”

  微笑,于清瑶欣慰地回眸看着现出紧张之色的丫头。只是笑着伸手抚着她额前的碎发。

  “不要伤心了。你不是听到我和你哥哥说,去长治订一批彩瓷珠回来串成手链或珠花来卖吗?到时候,随你挑多少都好,就算你哥哥赔你的礼物……雪儿,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能补偿的……”她微笑着,低声呢喃:“哪怕是心破碎了,都会渐渐补好的……”

  PS:月底了,感谢亲们的打赏和粉红。还有万分感谢支持正版订阅的读者。

  那个,下月想发六千,赚五百的全勤奖,希望盗版的亲们能手下留qíng,让我上五百均订。总得让我有口粥吃吧如果这本书是红书,订阅超好,能维持我的生活费,我就真的不会这样介意了。可是现在,还请亲们发扬一下同qíng心好吧?觉得自己说这话,真是挺悲哀的,可还是请你们盗的时候把这话也一起盗吧总觉得喜欢这书的读者也应该是善良的人,知道作者的苦衷后,还是会支持正版的……

  第六十章 先开花后结子

  借着田氏笃信佛教的光,于清瑶才得以能用往相国寺进香做借口,偷溜出安乐侯府。

  为了表明自己是真的也信了佛,于清瑶特意用簪花小楷抄了一部《药师经》。又特意供在田氏在府中设的佛堂中,念了千遍《药师经》,才捧了去送给田氏。

  她这番做为,自有人悄悄告诉了田氏。所以接过佛经时,田氏脸上也一直带着笑,又赞了她几句“难得用心,以后也要好好供佛”之类的话。

  只是翻看几页,又听到沈盈盈夸赞“这字写得快要及上大小姐”了时,脸觉了几分。

  虽然不喜沈盈盈这看似无心,却总在拿她和于清琼对比的行为,可当着田氏的面,于清瑶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只笑着话题拉远了:“算算日子,大概下月初姐姐也就该生了。母亲还是第一次抱外孙,这是大大的喜事啊只盼着我为姐姐求的平安符,能护着姐姐母子平安。”

  有些不好意思地召过柳絮,于清瑶虽然面露羞意,却还是把做好的婴儿衣物奉上。“女儿的手艺不成,不过料子却是选的最好的细棉,又柔软又吸汗,算是我这个姨娘尽一片心意。母亲派人给姐姐送补品时,还请一道捎过去。”

  田氏微微一笑,示意锦葵收下。沈盈盈却抢先打开包裹,顺手拎出一件衣服,比划着:“真是小,看到这衣裳,我就想起平哥儿他们刚出生时的样子,小猫一样大的孩子,现在也满地乱跑了……”

  又看那小被:“唉哟,这十子纳福图绣得也好,虽然不如锦屏姑娘的百子图,可是看这面容,个个都栩栩如生。”

  “嫂嫂太夸奖了,我的绣活怎么及得上锦屏姐姐呢?不过是略表心意罢了。”抬眼瞥了眼沈盈盈,于清瑶暗自皱眉。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最近沈盈盈呆在内宅的时间好像越来越多了。从前,每次请过安过,她不是都回到自己院里去算帐理财吗?偶尔,还会出行去视察娘家转给她的几间铺子。每次从铺子里回来,心qíng大好,还会和她们提起铺子里的新鲜事。可是最近,真的好像没听到什么……

  “二嫂,最近好像没见你去铺子里啊?我还馋着你从铺子里带回百果蜜糕给我吃呢”

  沈盈盈名下的铺子里,就有一间专营江南糕点的。请的是杭州老师傅,做的正宗的苏杭点心。虽然算不上赚钱,却算是解了沈盈盈的思乡之qíng。而且,因为田氏幼年时也是住在江南,安乐侯府里的江南点心倒是天天不断。

  于清瑶突然提到点心的事,自然不是真的馋了。眼见沈盈盈被她一问,脸色就沉了下去。于清瑶心里便知道事qíng大概不是那么简单。可因为沈盈盈只是淡淡地说“身子倦,不想去。要是二妹喜欢,我打发人去取两匣给你送去就是。”她倒不好再问,也只能笑笑,就换了话题。

  可看田氏淡然的表qíng,却觉大概沈盈盈的事,田氏是一早就知道了的。只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回头出了慈萱堂,雪儿就悄悄附在她耳边道:“小姐,我听人说,三房里,前些日子,三奶奶和三爷可是大吵了一架。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可是听说最近三奶奶连房门都不让三爷进。倒便宜了那些姨娘,尤其是白姨娘,可得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