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户人家_作者:雁舞流年(68)

2017-03-30 雁舞流年

  手指滑过那只竹笛,于清瑶抿起唇,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还不等她拿起那只竹笛,身后就传来一声轻唤:“于二小姐莫非是擅chuī横笛?”

  于清瑶一惊,回过头望着正对她微笑的恭成王王妃薛氏,淡淡笑道:“回王妃,不敢称一个‘擅’字。只是我家五兄一向喜爱音律,也曾请了师傅来府中教导,小女在旁学了一点罢了……”

  薛氏闻言便笑了起来,随手拿起那只竹笛,轻轻抚摩着,柔声道:“这只竹笛已经有些年头了,难得你却与它有缘,居然一眼就相中了……且chuī来试试吧!”

  于清瑶默然。在薛氏的话语中,她隐约感觉到什么。这只竹笛,难道竟是薛氏曾用的旧物不成?目光微闪,她笑着接过竹笛,只是平声道:“长者命,岂敢不从……”

  二人对答虽不过数句,可却让原本没有关注这头的贵妇们纷纷转过头来。见于清瑶竟这样坦然相诺,便有几个贵妇脸色不豫,就连田氏也是皱起眉来。

  一来暗恼自己这个庶女居然敢不听她的训导,去攀她根本登不上的高枝。二来,却是深怕她又给安乐侯府丢脸面……

  只是,此时此刻,已不容她出言阻止,只能qiáng笑着看着于清瑶执起手中的竹笛,举在唇边,轻轻chuī出一个音来……

  此时,弹琴的张婉莹正好一曲终了。偌大的牡丹园中,除了仍有隐约的窃窃私语之声,便再无他响。

  chūn风轻拂,无声地拂过面颊……

  却有那一声呜咽般的笛声突兀地响起,回dàng在宁静的牡丹园。这一声笛音过后,看过来的人群中便响起一声轻笑。

  虽然听见了那带着嘲弄的笑声,可于清瑶的面色却不显半分异色。横笛于面,她略低了头,凑近竹笛左端,以唇覆在chuī孔上,香腮微动,一缕清音悠扬而起。

  笛声清越,宛如huáng莺低鸣,溪水潺潺……这水,自空山幽谷而出,流过山涧,转出青山,汇入小河,如同一个huáng鬓女童,欢快地一路奔流,直入大江……

  流水渐沉、渐稳,渐渐平静,渐如及笄之少女,带着恬静、平和的气质,缓缓地一路向东……

  笛声乍起时,众人还未太在意,可听到此处,便有人低声道:“《chūn江花月夜》?可是奇了,从前只听人用古琴奏过,却不曾想原来这曲子也可用笛子chuī……”

  虽然说话的声音颇低,可于清瑶还是敏感地听在耳中。她刚才说因于钰而学笛,是实qíng,可是能chuī、chuī得好却是在那个梦里。chūn闺寂落,总是要有些东西来慰藉她的孤苦。

  这一曲《chūn江花月夜》,就是她在那时候从古琴曲转化而来的。只是在那梦中,她不过是自娱自乐,从未在人前chuī奏过。眼下这样奏出,她委实不知会不会打动在场众人。

  虽然面上不显,可心中到底有些惶急,又想起梦中种种,不由渐生哀凄之感。qíng绪激dàng,她忽觉口中一热,竟仿佛有一股热流自心底窜出,经由她的唇舌注入手中竹笛。

  先是一惊,旋即明了。她定下心神,只把满腔幽怨诉于笛声。

  一曲《chūn江花月夜》婉转如泣,缠绵流转……在场众人原本还不甚在意的神qíng渐渐变得凝重。随着音乐起伏,眼神渐渐迷离,神qíng也渐渐恍惚,好像真的陷入了迷梦一般。

  就连于清瑶也随着自己的笛声而陷入梦境般地恍惚起来。好像真的看到那条曲曲折折流过原野的大江。宁静的chūn夜,皎洁的月光,艳的花,绿的树,白的沙……远山近水皆有qíng……

  是谁?独登高楼,远望江上孤帆渐远;是谁?在江舟之上,以箸敲击着盛满浊酒的粗陶碗,哀唱离歌;是谁?远在千里之外,望月怀念故乡;又是谁?在宁静的月夜,放下手中麻衣,擦拭额上微汗时,仰望明月念起离家的游子……

  淡淡的幽,淡淡的念,淡淡的思,却并不尽是满腔怨愤,而是带着浓浓的qíng和满满的希望。

  旅人终会回故里,思妇终会见qíng郎,慈母也还是会盼回离家万里的爱子……

  这月下,这chūn夜,繁花落处,总有太多qíng思动人心魄……

  笛声渐渺,最终只余一缕清音,便终归于宁静。可是,笛声虽渺,牡丹园中众人却没有一个人动的。就连于清瑶自己,也执着竹笛,久久未能从方才所感受到的意境中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