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北王府_作者:抽烟的兔子(199)

  原本听说二公子先行离去时,静言心底还燃起了一丝希望,似乎她离最终的结果又近了一步,但听到最后,不禁又有些沮丧。

  大世子被下药一事王府已经派人反复查过,因为是在外头的饭局上,宴席一散人家饭庄必然把残羹剩饭都倒进泔水桶,杯盘碗碟也都清洗gān净,所以终究也没查出用了什么药,也就无法从药材源头再去查。

  然而就在静言带着失望离去后,一个粗壮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盈福楼的马厩。

  达森把一块银子塞给那掌柜的外甥,“你做的很好,只要你按我说的守口如瓶,日后自然还有更大的好处。”

  这孩子只嘿嘿一笑,收了银子道:“这个爷放心,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只是小的不懂,二公子不过是同一个戴棉帽的男人说了几句话罢了,难道这其中有大奥妙?”

  达森眼神一寒,一拳砸在马棚的木头柱子上,只听那柱子咔咔作响,竟生生被捶出一道裂fèng。“你才刚说什么?我没听清。”

  那孩子吓得险些尿了裤子,只一个劲儿的作揖:“小的什么也没看见!大爷饶命,大爷饶命!”

  再抬头时,哪里还有刚才那汉子的身影?

  此时达森已一路快马赶回王府,直奔漱石居。

  姑奶奶还未睡足,被吵醒后揉着眉心想了许久,最终低低的叹了口气说:“就这样罢,静丫头不笨,她这人面上看着软其实是个硬脾气的。我也就瞒这最后一道,日后她若再去打探你也别管了,有些事瞒也瞒不住。”

  达森很痛快的应了,如释重负。

  姑奶奶看他那样子不由淡淡一笑,旋即又皱起眉头,“达森,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做错了?”

  达森硬朗的眉眼浮起一丝温柔,慢慢摇了摇头,“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再qiáng壮的骏马也会摔跟头。”

  姑奶奶苦笑,“是啊,但摔了一次不能再摔第二次啊~”

  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静言心不在焉的带着夏菱往回走。就在即将走到和车把式约的酒肆时,远远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许管事?他怎么也出来了?

  静言正打算上前打个招呼,却见一名穿着毛皮斗篷并把兜帽拉得低低的男人对许管事说了几句话,而后两人便一同闪进了一条小胡同里。

  紧接着静言看到有两名同样穿着斗篷的男人从旁边的店铺中走出来,守在了胡同口。

  其中一名男子的兜帽拉的不是很低,轮廓深刻的五官一看就是外族人。 r/> 夏菱见静言突然站定不动便唤了她一句:“姑娘?您看什么呢?”

  静言有些疑惑,但也只是摇了摇头,“没什么,咱们走罢。”

  也许是她大惊小怪了。城里虽说驱逐了大部分外族人,但还是有一些拿到通城票的游商能进出巴雅城。

  如今正是战乱初起人心惶惶,不好一惊一乍的,但她也不会当没看见。

  回去跟姑奶奶提一提就是了。

  66

  虽然头一日发现东院大库的许管事见了外族人,但许管事位置特殊,经管着的大库里更有不少从琉国购入的兵器。

  这还是先前听姑奶奶讲古时得知的。琉国盛产铁矿,冶铁锻造工艺更是出色非常。

  姑奶奶说的好:“乱世之中有人爱国上战场,也有人昧着良心借机大大的捞一票。商人是最没节cao的,这也是为何如今战乱已起,城中却还有一些持有通城票的琉国游商。”

  所以静言在从街市中回王府的路上就打定了主意,不能仅凭看见许大叔和外族人会面就把这件事糙率的捅到姑奶奶那儿。

  于是在当天回来后,她只是照例回了西院打理自己的差事,等到了第二日才带着两个小丫头亲自去了趟东院弥朗阁的账房。

  因为从前的某些渊源,北疆军的军费供给除了每年庆南王支持的二十万两,其余部分全部自理,这也是催生了姑奶奶力主北疆通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帐房如今真是忙的天昏地暗,言重山一走等于断了他的左膀右臂。现下一听静言说是姑奶奶授意让她来帮忙,老先生激动得险些痛哭流涕。

  “哎呦我的好姑娘,您能把西院的账目接过去真是谢天谢地了。不是我背着主人说闲话,拢共只那么几个女人,乱七八糟的零碎儿怎么那么多呢?”

  静言笑着弯腰行了个礼,“女人家的东西可不就是零零碎碎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