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首望着天上明月,不知是因为酒的缘故还是不知何日再相见的别离,心中涌起无限的轻愁。
思绪万千,牵挂无限,只是人在天涯不得见,平添心中几多愁。
很想回家,却有家不能回,这样的感觉是平生从来没有过的。
正在心绪游dàng时,耳边忽然响起悠悠笛声,卿尘回身,看到夜天湛目光望向仿若站在清波dàng漾中的她,清亮的笛音自他手中玉笛飘然流泻,在轻柔的月光下,在碧色的荷叶上,在清丽的花朵间,时而悠扬低诉,时而跳脱欢悦,时而柔qíng无限,时而黯然神伤。
卿尘被这似乎带有魔力的笛声吸引,不由自主的向亭中走去,一步步随他笛声沉沉唱吟:“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几分酒意薰醉,她在这湖心的小亭轻移莲步随xing旋转,白色的衣衫像塘中白荷幽幽绽放,清风带来她长发上的香气,分不清是荷香还是发香,是月美、荷美、歌美还是人美。
一时间四处安寂,只有夜天湛幽美的笛音在荷塘上空起起落落,婉转飘dàng,卿尘低低的嗓音和在那笛声中,像这月色一般清柔如水,撩起人心底幽思无限。
远远近近掌起的点点纱灯,点缀着醉人的夜色,温柔凝视这风华绝代的一对璧人。
待她吟道:“……此qíng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夜天湛的笛声余音袅袅,悠然沉寂。
卿尘默立亭心,脸上满是浅浅清愁,旋而她执起桌上酒杯和夜天湛一碰,两人凝眸而笑,举杯对饮。
卿尘默默看着夜天湛,心底竟有一丝柔qíng不经意的悄悄蔓延,甜蜜中带着淡淡苦楚,仿佛面前人化作了李唐,原来万紫千红开遍,如今却是断井残垣。若说有缘,为何李唐要负心欺她,若说无缘,为何在另一个时空,还要遇到这样相似到无可救药的人。
谁知qíng为何物,不如莫问,不如莫求。
作者:橘子天空2006111619:52回复此发言
27回复:(转载)醉玲珑(上卷)作者:十四夜
莫道天命知几许
盛暑略消,云天高远,渐有了些凉慡的意味,转眼已过了近月。
案子到了这里,丹琼和碧瑶等人已被安排送回家乡,而卿尘则做为此案的证人留在了京城,并且被留在了七皇子府中。
在府中这些天,不能随意出门,每天无事可做,卿尘便安静的待着。闲时只是拿笔练字,这里名家书法笔帖收有不少,她却只记着凌当日写的那句“生不能为相济世,亦当为医救人”,每每提笔,便照着那个练了下去。这些天下来字也长进良多,自觉比凌的刚劲是不足,却清秀有余。
夜天湛书房之中藏书甚丰,古今政史,天文地理,农工医药,奇说异论,可谓应有尽有。卿尘自幼便喜欢读书,左右府中无人管她,没事便去翻阅,常常看到入迷。
书房中总是静静的只有她一人,但也会遇到夜天湛。她却不知夜天湛不在府中的时侯,这里是连靳妃都不准入内的地方。
因翻找巫族禁术,卿尘近日却迷上了五行之术。自其中演变出来的纵横阵势兵法韬略尤其叫人心醉神迷,将一本《兵武六韬》带回房中看了一夜,便去寻第二卷。
方走到书房门口,见夜天湛和一个身着灰衫的老者坐在窗前说话。知道是府中有客,不便打扰,便要回去,夜天湛却抬眸看见她:“卿尘!”
卿尘只得停住脚步,转身道:“七爷。”
夜天湛道:“可是有事?”
卿尘道:“只是想来找书,不知七爷这里有客,倒唐突了。”
夜天湛笑指了指身边:“过来坐,我给你引见,这位是莫不平莫先生,曾任我朝监天司正卿祭司,亦是当年我们几个皇子的老师。”
卿尘早听闻这被称为当朝星相第一人的莫不平,此人据说辞官多年云游四海去了,不想今日能在七皇子府中见着。着眼打量,觉得这老者相貌平平,毫无过人之处,只是颌下一缕五柳胡须让人看起来觉得有几分仙风道骨。夜天湛对莫不平介绍道:“这位是卿尘姑娘。”
莫不平jīng湛而不外露的目光在卿尘脸上停留一下,卿尘对莫不平福了一福:“见过莫先生。”莫不平对她微微点头,伸手捋着五柳须。
几人面前摆着整个huáng杨木树根雕成的茶桌,桌上是一套上好的紫砂八瓣瓜棱形茶具,一缕微微的茶香盈绕室中,夜天湛正亲手冲茶。卿尘便接过道:“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