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rǔ娘听了吩咐,怯怯地看了一眼李婉儿,又看了一眼仪华,心里似乎在掂量着什么,终是向仪华福了个身,领命而去。
低垂的目光看见rǔ母青色的锦缎裙摆晃过,李婉儿抬起头,嘴角微微一扯,翘起了一个嘲讽的弧度,旋即却敛了下去,又恢复成了官宦千金出身的亲王次纪。
然而,她却没想到,这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落入了朱棣的眼里,让本就恼怒她带三郡主出来的朱棣,越发对她不喜。于是,只见那rǔ娘还没走出大厅,朱棣便对左右吩咐道:“婉次妃,身子有恙,也扶她去后罩房歇着,顺便再给她请个平安脉。”
陈德海恭敬应是,点了那两名随李婉儿来的婢女搀扶她下去。
李婉儿任由婢女扶她起身,双眼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朱棣,满目的不可置信:“王爷……”本就虚弱的身子,似受了何种打击一般摇摇yù坠。
朱棣浓黑的剑眉,往眉心笼了一笼,语气依然淡淡道:“三郡主在哭,本王想你是放心不下她,就先下去看看她,等她不哭了你在过来就是。”
李婉儿让病弱的身子折腾了太久,让这半年里的独守深闺寂寥了太久,也让这月里的不平愤恨蒙蔽了双眼。
如此,李婉儿一听朱棣这样说,就想起朱棣对三郡主的关心,脸上立刻漾出了一抹柔美的笑容,宛如一朵六月盛开的睡莲般洁白美丽:“谢王爷关心,臣妾这就去看看。‘我们’的小女儿。”
说完,让身边的女婢搀扶退下。
在坐的诸位夫人都略微怔了一下:这个婉次妃居然如此好颜色!一句感慨后,诸位夫人目光一转,不觉望向仪华。看着仪华那张白净的笑颜,再一想王府中的qíng形,心中却又是一叹——只怕又一个红颜薄命。
而她们之中,却又一人手抚上了自已称脸颊,望着李婉儿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一连少了两位郡主,一位次妃,却没有影响到大厅的气氛。
众人说说笑笑了几回,曦儿周岁抓周的吉时便到了。
内侍们端了一张罗汉chuáng摆在大厅正中,婢女们放上象征各种寓意的物什。
到场的夫人们又推出了三四位身份稍贵重的夫人,由她们取下身上随身的饰品放下,再由朱棣、仪华一人放下一样事先准备好的物件,一把huáng金弓箭,一方竹简书。
众人见朱棣拿出的物件,竟是一把做工jīng细的huáng金弓箭,只见弓约一尺来长,磨得光亮的弓背上镶嵌着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红色宝石,闪闪亮亮地直晃人眼!
见此,众人双眼登时亮了亮,望着坐在罗汉chuáng上曦儿,不觉带着几分紧张气息。
于是,一时间只见一个豪华的大厅内,拥用推推的围了一大群人,他们都屏气敛息地看着中间的那个小人儿。偏生那个小人儿也不怕生,他歪着脑袋也去看众人,直到听到一个熟悉的女音不悦的叫了一声“曦儿”,并向他指了指围在他身边的各种摆件,他这才转了注意力,好奇的东爬西滚,像以前一样随手抓起一个小物件,扔到地上等侍人捡起,又将它扔在地上。如此反复,而乐此不疲。
第140章 终了
“啪”地一声脆响,一方竹简书落地,打破了众人的沉静。
李进忠刚捡起一本蓝皮纸书放下,就见仪华的竹简书被扔在地上。当下,他只感眼前黑了一黑,暗叫了一声小祖宗哟,连朱棣、仪华的脸色也不敢瞧一眼,忙蹑手蹑脚的去捡竹简书。
仪华却瞥了一眼朱棣,见朱棣要板脸训斥,到时场面难免不好看,便抢在朱棣开口前,叫住了李进忠:“搁在那。别捡了!”
李进忠尴尬的住了手,讪笑了两声,退到了一旁。
仪华脸上没一点不快,盈盈地立在那里,面向众人含笑道:“小儿顽劣,让诸位见笑了。”
众人忙声称哪里。
曦儿见没人给他捡,他不高兴的嘟起嘴,一双圆碌碌的大眼晴,眨巴眨巴地望着仪华,样子很是委屈。”
仪华也微愠曦儿,自然视而不见。
曦儿又忙去看陈妈妈、李进忠、盼夏……一圈下来,都没人搭理他,小家伙怏怏然地低下头,看得在场的夫人、小姐们一阵心疼。便有人向仪华委婉的求qíng,说一些“小孩子不懂事、顽皮”之类的话。
仪华耐心的听着,时而赞同的笑笑,却不作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