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画卷_作者:西木子(366)

2017-03-27 西木子

  仪华无奈身拘屋室,也觉烦闷,便也允了,携阿秋一同去花园。

  申时正许,阳光不若正午炙人,园中依旧少有人烟。

  一路,仪华由阿秋扶着手徐徐而行,竟未遇见一个过往之人。

  仪华自觉这样方好,她自有孕以来,一向深居简出,几日前朱棣又下命不许人探扰她。但世间人多是好奇心重,越是这样遮遮掩掩,他们越是有一探究竟之心。

  与阿秋说说笑笑,不觉已到了池塘边。

  燕王府前身为元宫,当年虽被中山王徐达一举攻破,宫中大多地方却是保留下来。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以此处作为府邸。届时,朱棣一介普通皇子,上无朱元璋特别恩宠,下无母妃母族庇护,虽贵为堂堂藩王,却无人力财力,按照王府规格翻修府邸。好在那时于御史上奏燕王府规格有失之前,朱棣已率先上表,以勤俭节约一说而论。他这一举不可不谓之投其所好,朱元璋出自临濠贫农,即使他日登基为帝、坐拥天下,也深以不可铺张làng费,犹教育膝下诸子艰苦勤俭之道。

  是叹,大半元宫作为燕王府保留,只是略作修改后,取下元宫殿名,改为藩王殿名。

  不过幸在有这一番变故,不然也无今日水源自京西玉泉山的太液地。

  时值夏日,耀眼的日光洒下,太液池上仿若铺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薄纱,波光粼粼。池边杨柳低垂,清风拂面;池中夏荷遍植,远远遥望而去,只见碧色莲叶、红色荷花相间地中,迷幻人眼,扰乱人心。

  沿着太液池一路蜿蜒而行,只沉溺于夏荷清风之中,不觉走得远了。待到身感疲乏时,四顾一望,才发现周围树密如云,遮天蔽日,很是荫郁,亦觉冷清。又听那树荫深处不知名的夏虫鸣叫,竟让仪华在这炎炎夏日里,深觉一阵凉飕飕的,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这是什么地方?”仪华想起元宫时,太液池西部有隆福宫和兴圣宫,专供太后、皇后、嫔妃居住,理当不这般清冷yīn森,不由询问阿秋。

  阿秋抿嘴一笑,道:“小姐贵人多忘事,这里已出了太液池,在二十多年都是给元宫无宠嫔妃居住。小姐入府之初,嫌此地怨气深重,从不肯踏进一步。”说着眼珠在仪华的脸上一转,打趣道:“想不到今日,小姐却是主动走入。”

  “无宠嫔妃,白头宫人,怨气之深,yīn气之重,历为世人避之不迭。”仪华嗔了阿秋一眼,危言耸听道:“你还愣是由我走来,也不想想我正有孕,来此地可妥?”

  古人向来迷信,阿秋一听惊慌莫名,忙警惕的环顾四周,道:“小姐,都是奴婢不好,还是赶快离开吧。”

  仪华看着心下隐觉好笑,却也觉此地甚yīn,不宜久留。

  就在主仆二人正要走时,忽听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连串银铃般好听的笑声响起。这笑声极为清脆,就像稚儿嗓音,本该悦耳动听,但此刻在这四下幽僻之地听起,却异常骇人。

  阿秋心下惶怵,紧抓仪华广袖。

  仪华勉qiáng自持,拍着阿秋的手,镇定笑道:

  “青天白日,哪有什么可怕。”

  话虽是这样说,在听着脚步声渐进之际,仪华还是下意识的拉着阿秋,闪进了一棵大树后,手牢牢护住自己的小腹。

  刚躲进树后片刻,只见绿树环绕的前方,在中间辟出的一条石子漫小径上,张月茹与李婉儿相携走出来。两人时而低语,时而轻笑,态度十分亲密,俨然一对金兰姐妹。她们身后,各跟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嬷嬷,其中一人正是李婉儿的rǔ母吕嬷嬷,她怀中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童。

  小女童,乍一看,只觉粉雕玉琢,煞是可爱;细一看,却发现不对,她神qíng呆滞,四肢软锦。

  而此刻的小女童,正腻歪在吕嬷嬷的怀里,痴痴的傻笑。

  一看之下,仪华主仆都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原来方才的笑声是三郡主发出的。

  正心下一松,还不及起了好奇心,窥探婉、茹二人为何在此,就见吕嬷嬷脚下一个不慎,踩上一颗石子,接着身子往前倾栽。吕嬷嬷忙稳住身形,何奈她年纪已大,抱着三郡主许久已是力乏,自止刹不住,带着三郡主摔到在地。

  张月茹的rǔ母汪嬷嬷见状,赶紧扶起吕嬷嬷,又抱起三郡主。

  眼见三郡主从摔倒至抱起,一直笑声不停,汪嬷嬷即使知三郡主是个痴儿,仍是不免以异样的眼光看向三郡主。一眼毕,她抬起头,惊见李婉儿yīn渗渗的盯着她,那目光好似地府厉鬼一般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