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小公举_作者:赵十一月(43)

2017-04-05 赵十一月

  “母后!”皇帝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蹙了蹙眉,沉声打断了她的话,“阿娥不过是孩子,你这话太重了。”

  太后转头去看皇帝,唇边的笑意却是淡淡的,只是冷冷的提醒他道:“皇帝,今日乃是圣寿节……”

  虽说皇帝就算好好和她商量,她也绝不会同意册郑娥为郡主,可皇帝特意找了泰和长公主,想要在圣寿节上借着众人都在而落定此事,到底还是叫太后心里堵了一口气,那口气就憋在心头,憋得她胸口险些都要喘不过气来:她都已年过六十了,就像是先前与儿女说的,说不得过几年便要去见先帝和纯孝太子了,还能有几个圣寿节可过?就算是民间那些个穷困老百姓家里的老太太过寿,儿女若是孝顺也知道买些米ròu孝敬老人,吃好喝好,乐呵呵的过寿。可皇帝这个“孝子”却偏就挑了这一日来算计她!

  既然是皇帝叫她没脸,她自然也不愿给皇帝好脸!

  太后与皇帝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两人坐在上首四目相对,心中各有计较,平静的面容下似有暗cháo汹涌。殿中的气氛也跟着僵了起来,左右之人多是会识眼色、心思灵敏的,此时也都不由自主的屏气敛容。

  郑娥此时却依旧回答的十分gān脆,声音脆嫩:“萧叔叔说过的——爹娘把我托付给萧叔叔,就是希望萧叔叔替他们照顾我。”她顿了顿,双颊微鼓,认认真真的道,“所以,萧叔叔觉得好的,他们一定也会觉得好。”

  便是太后听到这般“质朴”的话都不由顿了顿,没能反驳。

  皇帝闻言心中一动,定定的看了眼郑娥白嫩的面庞,终于定了心,他侧头看了眼边上的泰和长公主,挑了挑眉,直接便道:“既然阿娥和皇姐都愿意,那么此事也算是好事。”说着,他给身后的内侍使了个眼色,便有人上前拿了皇帝早已写好的诏书直接宣读——因为郑娥父母的缘故,皇帝也没想着叫她改姓,虽是认了泰和长公主为义母,她也依旧是姓郑。

  太后面色yīn沉,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只得qiáng自忍着怒气,握着碧玉酒杯的手指因着用力过度而咯吱作响。

  如果说太后的表现尚还算得上是得体,那下首的大公主恐怕便有些失态了。她那打湿了的一群还未换下,湿漉漉的裙裾湿湿冷的贴在皮肤上,就像是蛇信子舔过皮肤,森森的冒出寒意来。当夜风chuī过帘幔的时候,大公主似乎被冻着了,整个人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脸色发白,竟是像害了一场大病似的。

  坐在一边的齐王颇有些不赞同的来回看了眼泰和长公主与皇帝,不过他却也不想把事qíng闹大,细思片刻,他与郑娥招了招手,笑着道:“既如此,以后你可再不能管皇帝叫‘萧叔叔’了,”他笑容淡淡,面容清瘦,姿容卓然,语声却是极温和的,“该改口叫‘小舅舅’了。”

  郑娥似懂非懂,歪歪头去看齐王,鸦雏一般的碎发落在白玉一般的耳后,黑白分明。她颇为认真的瞧着齐王,郑重的道:“可是萧叔叔就是萧叔叔啊……”

  齐王不觉被她这认真又可爱的模样逗得一笑,随手便把自己系在腰间的玉佩解了下来,含笑道:“罢了,你喜欢便好,只是该改口叫我二舅舅了……”他拿着那块接下的玉佩在郑娥跟前晃了一下,道,“叫了便给你见面礼哦。”

  郑娥仰着头看他,见他面上笑意柔和,并无恶意,想了一会儿便稚声稚气的叫道:“二舅舅!”

  齐王见着心里喜欢,不由得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颇有些感慨:“还是皇姐手快,我以前便想有个女儿,像阿娥一般的灵秀可爱。只可惜……”说到这儿,他忽而顿住话音,面上的笑意显出几分怅然来,心头仿佛被人倒了一桶的碎冰渣,冰渣子砸在柔软的心头,又冷又疼——只可惜,齐王妃郑氏只给他生了个世子,还没来得及再生个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儿便猝然离世。

  泰和长公主生怕齐王这会儿想起齐王妃之事,又钻了牛角尖,连忙岔开话题:“你虽没有女儿,可还有孙女啊,我记得你家礼哥儿也有个和阿娥一般年纪的女儿。”

  “是了,”提起自家孙女,齐王面上的也带了笑,“那孩子比阿娥还大一岁呢,被人宠得无法无天,遇了事便只会抹眼泪,就是个天生的泪包……”他一边把玉佩递到郑娥手里头,一边转头去与泰和长公主说话,面上含着真切的笑意,显然是真心疼爱这个孙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