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画眉_作者:曦宁若海月(95)

2017-03-20 曦宁若海月

  自紫霄府正门出来,龙骑尉簇拥着上了车,来时的感慨万千已不复在,满心只是珍惜现在的想法和一句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圣景十四年冬,紫霄府挂起了白幡,陈夫人谢世。几名江南名医都摇头说可惜,这病本来只要细心调养,就可以医好的,只是这陈夫人自chūn天起就不知为何,心绪不宁,惊恐忧思,担心害怕,将身体生生的拖垮了。

  锦衣卫的探子将消息报至京城,送入九重宫阙,圣景帝听说后,淡淡一笑,只叮嘱别让皇后知道便是。此是后话,不表。

  =========================================

  番外二 抓周记

  圣景十二年的四月十四这一天,本来chūn光明媚,早起的鸟儿啾啾鸣叫,清晨新鲜的空气带着花香浮动,满园的牡丹含苞待放。一个宁静美好的chūn日,被突然慌乱起来的承乾宫宫人们打破了原先的宁谧。

  一道紧急的圣旨取消了今日的早朝,大臣的叫起也全免了,奏折全留了中,慢慢的整个皇宫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臣们本来疑惑之极,圣景帝勤勉朝政,从来不曾有这种qíng况的,但接着内宫中又传来了消息,承乾宫贵妃临盆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以陛下对贵妃的宠爱,怪不得会这般的紧张。

  承乾宫的内殿中,画儿躺在chuáng上,现在阵痛还不是很难以忍受,看着圣景帝又是焦急又是慌乱的神色,她不禁笑出了声。方才她羊水破了,帝皇呆愣在那里,手足无措。宫女内侍们慌慌乱乱,关键时刻还是晴霜晴雪指挥若定,喝住那些慌乱的宫人,一边命人去传太医,一边去请早已在待命的稳婆。

  圣景帝被请出了内殿,在外殿焦急不安的踱着步,热水一盆盆的端进去,宫女们来来回回,殿中逐渐传出了痛苦的呻吟,圣景帝听着越发心疼难耐。太阳从东边升起,慢慢的走到了正上空,再慢慢的往西边去,眼看煎熬了整整一个白日,却还是没有一点消息。这原是头一胎,没有那么快的,但圣景帝关心则乱,越发心焦起来,外殿的地毯上被他走出一条深深的痕迹,御医们在那里战战兢兢的待命,以防不测。

  这个晚上,琉璃色的天空里星火点点,御花园中花香弥漫,chūn日的恬静与美丽依然散发着。半空中的紫微帝星熠熠闪耀,昭示了另一位帝王的来临。

  当东方的启明星升起时,石榴亭边一朵“青龙卧墨池”缓缓绽放,承乾宫的内殿中终于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宫人们跪下贺喜,圣景帝充耳不闻,直往内殿奔去。

  “画儿——”方才那痛苦的喊声几乎要撕裂了他的心肺,奔到chuáng前,不自觉的放轻了脚步,万般温柔的握住那纤细的小手。苍白的脸上有着安详的笑意,已经昏睡了过去,晴霜将已经清理过的小婴儿用明huáng的锦袱裹好,恭敬的抱上来,轻声道:“恭喜陛下,是位皇子。”他颤抖着手抱过那小小的,稚弱的生命,欣喜若狂。

  小皇子的诞生让整个皇宫都活跃了起来,人们忙碌着,育婴需要做很多繁琐的事qíng,更何况要照顾的是一位皇子,帝位最有可能的继承人呢?日子在繁忙中过去,满月,百天,命名,载入宗谱玉牒……一件件事qíng终于过去,转眼小皇子已经要到周岁,宫中又开始准备了庆祝的仪式活动。

  正当大家都忙得不可开jiāo的时候,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小皇子的生母,坤宁宫皇后反倒整天不见踪影。璇玑凌云阁,是皇宫内一处特殊的地方,遍藏了历代的珍本典籍,名家书画手迹,其中许多竟是海内孤本,珍贵无比。看守璇玑凌云阁的宫人们心中都有疑惑,自打一个月前,皇后娘娘偶尔来此一游,进去了一个时辰,突然传出了惊叫欢呼声,自那日起皇后就天天来此,一待就是两三个时辰,直到乾清宫或是坤宁宫派人来请,方才回去。按说现在宫中都在准备着各项的事宜,皇后应该也是很忙的,怎么天天来这里呢?

  画儿这一个月来心qíng大好。一个月前她往凌云阁上去,竟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石头记》!看记载,那本书是八十年前藏入阁中的,想来必是八十年前有人从现代来到了这个时空。八十年,那人未必还活着,她想见,但也没有刻意寻找,有缘自会相见,这本《石头记》,却是意外之喜了。在现代时,《红楼梦》便是她最心爱的书籍,常带在身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读一次的。到了这个时空,已经有几年未曾读过了。凌云阁中的东西,祖宗的规矩是不许带出来的,她也不想拿这样的小事去烦靖玺,gān脆就每天来这里看吧。海儿有那么多人看着,应是不会有事的。一字一句细细品味,如今自己又身处这样的qíng景中,别有一番意趣。随身服侍的宫人们见她每每从凌云阁出来,面上神涩qíng绪都不同,或欢喜,或悲切,或沉静,只道娘娘是着了魔了。帝皇也觉得有异,便问了出来。画儿却说等他忙过了这阵子,便拿一本绝世的好书与他看。